阳光电源回应年报雷,未来将大力提升电站开发、储能等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泡财经

阳光电源

发布时间:

2022-05-20 21:39:56

松塔财经研究中心

【概述】

泡财经获悉,5月20日晚间,阳光电源(300274.SZ)公告称,针对2021年利润下滑原因,公司已总结相关经验教训,未来将大力提升电站开发、储能等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规避项目经营风险,同时将加大回款催收力度和提升公司内部管理效能。

【科普】

阳光电源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阳光电源已发展成为光伏逆变器龙头。

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逆变器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直流电转化为符合电网电能质量要求的交流电。

光伏逆变器产业链上游为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光伏逆变器制造行业在中游,下游为光伏系统集成商,EPC承包商,安装商,投资业主等。

【解读】

2021年,阳光电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9.01%至15.8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7.72%至13.35亿元。

5月20日,阳光电源在公告中正式总结了业绩下滑原因。一是电站投资开发业务方面,公司越南项目因疫情延迟并网,需要执行2022年新电价,因此计提了减值损失1.5亿元;二是储能业务,受疫情及船期影响,公司供货延迟,美国储能项目接受了合同扣款1.7亿元;三是销售规模增加、回款不佳等综合因素导致公司2021年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同比增加1.6亿元。此外,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5亿元,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1亿元。

事实上,2022年一季度,阳光电源业绩也不及预期。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1亿元,仅同比增长6.26%;更能反映主业情况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仍旧在下滑,同比下降1.96%至3.71亿元。

2021年,由于产业链上下游供需错配、上游产能扩建周期长、光伏行业预期装机量高等原因,硅料价格大幅上涨,并传导至整个光伏产业链,硅片、电池片、组件各环节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这影响了公司毛利率。

2021年占比营收37.5%的光伏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业务毛利率下降1.23个百分点至33.8%;占比营收13%的储能系统毛利率同比下降7.86个百分点至14.11%;而占比营收40.1%的电站投资开发业务毛利率也仅同比增长2.42个百分点至11.91%。

就光伏逆变器业务毛利率下降,浙商证券在研报中分析道,因IGBT等原材料供应紧张,引起价格上涨从而导致公司逆变器生产成本增加。东吴证券分析认为,主要是2021Q4国内抢装使得国内占比提升至40%+,拉低了毛利率。

阳光电源在4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中也表示,因原材料涨价,缺货可能到2022年下半年略有缓解,竞争强度比较克制。同时,市场需求也非常旺盛,明年总体仍然是紧凑平衡。

实际上原料涨价还不是最可怕的,比涨价更可怕的是缺芯。

浙江正泰能源董事长陆川曾对今年户用逆变器的货品供给表示担忧:“今年户用光伏最大的阻碍应该是逆变器,当大家都冲进户用市场后,却发现买不到货了。4月份暂时没有缺货现象,是因为透支了5月和6月的库存。”

陆川还指出,由于芯片紧缺,光伏逆变器产品的产量和品类都可能受到影响。这意味着“缺芯”会直接影响到光伏逆变器产品的产量和供给。

据东吴证券分析,因公司渠道布局和产品研发带来费用明显增长,我们下调公司业绩,我们预计公司2022/23/24年归母净利润31.3/45.3/59.0亿元(前值2022/23年为40.88/55.42亿元),同增98%/45%/30%。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