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紫天科技连续11次延期回复年报问询函,频繁更换审计机构扑朔迷离……

泡财经

紫天科技

发布时间:

2024-07-31 17:15:58

泡财经APP

2023年,紫天科技(300280.SZ)是A股短线炒家非常熟悉的一支票。当年10月18日,紫天科技旗下河马游戏与奇树有鱼开发全动态真人实拍剧情互动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发售,此后爆火,“短剧”概念由此成为A股热门。10月25日到10月6日,短短9个交易日,紫天科技大涨71.35%。

然而,进入2024年,紫天科技的“麻烦”终于来了。

7月30日晚间,2023年业绩“暴雷”的紫天科技再度公告延期回复交易所下发的年报问询函。5月6日交易所发函以来,紫天科技已经连续11次延期回复。

在A股历史上,不乏一再拖延回复最后收到交易所监管函的案例。一拖再拖的紫天科技显然在消耗监管部门的耐心。那么,紫天科技究竟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呢?

1、突发5.69亿元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紫天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广告业务和楼宇媒体广告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为互联网广告业务和云服务业务,具体包括楼宇媒体广告和互联网广告等。

据紫天科技2023年三季报,其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90亿元,同比增长128.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122.70%。

但是,到了公司披露年报,其表示2023年归母净亏损达到12.1亿元。

突发业绩暴雷,与巨额商誉有一定关系。

2023年第四季度,紫天科技资产减值损失达到6.46亿元,据交易所问询函,年报显示,紫天科技报告期末商誉账面价值1.18亿元,本期对亿家晶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69亿元。而紫天科技对以前年度年报问询函的回函显示,亿家晶视自2020年业绩承诺期满后,楼宇广告业务快速萎缩并通过拓展互联网广告业务维持盈利,紫天科技及相关中介机构连续多年在商誉减值测试中对其未来业绩作出远高于实际水平的预测。

2018年,紫天科技以9.24亿的大手笔收购了亿家晶视70%的股权,形成高达7.46亿元的商誉。

亿家晶视为商务楼宇视频媒体的开发商和运营商。

从2020年起,亿家晶视的营收和净利润开始逐年下降,但是,从2018年至2022年,紫天科技对亿家晶视的商誉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的减值处理。2022年紫天科技楼宇业务的大幅下滑甚至超过了80%,上市公司也仅仅对亿家晶视计提商誉减值了5860.07万元。

上市公司收购另一家企业,在购买日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如果收购后,标的企业的业绩不及预期,上市公司就会出现商誉减值。相当于上市公司投资亏损。在A股,有时候一些上市公司实控人为了利益输送,进行高溢价收购,被收购公司可能是其关联方或隐藏的关联方,这样就为商誉减值埋下了隐患。

2、频繁更换审计机构、高管频频离职

另一方面,紫天科技频繁更换审计机构、高管频频离职的动作也颇为“诡异”。

2024年2月22日,紫天科技发布公告,拟将2023年度审计机构由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亚太所)变更为北京亚泰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亚泰会计师事务所)。公司方面表示,原审计机构亚太所因人力资源配置和工作安排问题,预计无法为公司提供2023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服务。

吊诡的是,亚太会计师事务所为紫天科技提供审计服务的时间仅为1年。

此前,紫天科技在2023年2月17日公告拟变更2022年度审计机构,原聘用的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此前已连续四年为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彼时,因为年报季“改聘”会计师事务所,紫天科技收深交所关注函。

2022年5月2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江苏监管局对紫天科技2019年至2021年年度财务报告年审会计师林雷、徐岑出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指出在审计过程中存在多项问题,包括未对函证程序保持必要的控制、未对信息系统数据准确性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等。

2023年12月,紫天科技紧急进行了董事会换届,2024年新年后完成。原董事长姚小欣在内的5名董事集体卸任,宋庆和李琳这两位“新人”分别被任命为新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4月19日,年报披露关键时期,公司公告称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漆夏宇因个人原因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并宣布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然而,漆夏宇是在2024年年初才被聘任为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其任职时间甚至未超过4个月。

(本文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等)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