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5月22日,宜通世纪(300310.SZ)收到年报问询函,深交所要求公司就长期应收款较期初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期末预付账款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向个人划转项目周转金的原因与合理性、固定资产处置或报废的具体情况、聘请中介机构涉及的具体内容、ICT业务收入大幅提高的原因及合理性、通信服务及设备行业业务收入变动的原因及合理性、前五大供应商的情况、对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进行重分类的依据与合规性、其他权益投资中浙江宜通华盛估值增长的合理性、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原因及投资明细这11个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宜通世纪成立于2001年10月9日,并于2012年4月25日在创业版上市,是一家提供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的技术企业,其主营业务包括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通信设备销售业务和物联网平台及解决方案。
自2017年的财务舞弊案后,宜通世纪的整体业绩情况增长得并不明显。2018年-2021年期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25.79亿元、24.86亿元、22.14亿元、23.37亿元,维持在20亿元-25亿元区间。从营收同比变化来看分别为-0.15%、-3.60%、-10.92%、5.55%。2018-2021年期间,公司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9.69亿元、3172万、2078万、5382万,归属净利润趋于好转。
不过2022年以来,公司业绩再次恶化。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2亿元,同比增长10.88%;归母净利润1976.2万元,同比减少63.28%;扣非净利润1226.72万元,同比增长11.51%。2023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57亿元,同比下降9.23%;归母净利润127.35万元,同比下降8.27%;扣非净利润-171.73万元,同比下降332.74%。
这引来了深交所的关注。
事实上,宜通世纪2020年年报也收到了问询函,当时深交所要求说明倍泰健康资金占用1.44亿元尚未归还的原因,扣非后净利润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为负且2020年仅实现348.62万元的原因等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宜通世纪于2016年10月,以10亿元的对价收购了倍泰健康,当时标的公司的评估增值率高达476.76%。收购完成后,宜通世纪新增商誉约7.56亿元。
2017年,宜通世纪收购倍泰健康后的第二年,倍泰健康不仅没有完成业绩承诺,还发生了舞弊操作。当年5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倍泰健康通过财务舞弊行为,虚增收入9734.39 万元,虚增成本5260.99万元,虚增利润总额 4083.86 万元,分别占宜通世纪当期披露数额的3.7%、9.75%和15.67%,导致宜通世纪2017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更新版)存在虚假记载。
因公司2017年年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依法决定对公司立案。今年4月,宜通世纪的财务舞弊案终于靴子落地,证监会对公司及相关人员都进行了处罚。
数据显示,自2012年上市至2017年,宜通世纪共实现净利润约6.22亿元,但一次爆雷就让数年经营成果化为乌有。
2018年,宜通世纪对倍泰健康计提7.5亿元商誉减值准备,再加上收购带来的坏账损失及各项资产减值,导致当年净亏损高达19.69亿元。
2019年12月,宜通世纪决定将倍泰健康这一烫手山芋对外转让,转让价格仅1.7亿元。虽然公司2019年因此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3171.62万元,但当年财报也因此被出具非标意见,并收到深交所问询函。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