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联创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新能源材料驱动业绩增长​

古东管家

联创股份

发布时间:

2025-08-15 21:50:45

泡财经APP

8月15日晚,ST联创(300343.SZ)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9.9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1.96%,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这一业绩表现延续了一季度向好的趋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精细化管控成效显著:含氟新材料产品毛利率提升至17.45%,同比增加7.63%,反映产品结构优化成效。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达到1592.23万元,资金周转效率明显改善,财务结构更加健康稳健。 与此同时,公司同步推进5000万-1亿元股份回购计划,彰显管理层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也为核心团队激励储备了充足资源。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1210万股,耗资约为5019万元。

双轮驱动业务增长 经营质量全面提升

ST联创主要从事含氟新材料、聚氨酯新材料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有含氟制冷剂、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等,目前已经形成了系列氟化工产品产业链。

在制冷剂领域,公司凭借自主专利的第四代制冷剂(HFOs)技术优势,在国家对第三代制冷剂实施配额管理的政策红利下,产品价格触底回升。与此同时万吨级产能布局使公司成功抓住市场机遇,实现量价齐升。

受益于全球碳中和进程加速,锂电粘结剂级PVDF(聚偏氟乙烯)需求持续攀升。公司6000吨/年PVDF及配套R142b项目产能稳步释放,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此外,据半年报显示,公司已完成的产能产线包括:10000吨/年低GWP含氟烯烃技改项目、智能化(钢瓶)充装项目、12000吨/年新型氟碳化学品技术改造项目,同时还在建设1.2万吨/年四氯丙烯项目等。

可以看到公司含氟新材料业务目前经营稳定且正在高速发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亿元,其中含氟新材料板块贡献营收3.26亿元。

在聚氨酯业务板块,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实现提质增效,重点开发的高性能特种聚氨酯产品在汽车内饰、环保建材等高端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整体盈利贡献显著增强,聚氨酯新材料板块上半年实现营收1.15亿元。

战略转型与技术突破

ST联创近年来坚定推进战略聚焦,实现从“多元化扩张”到“专业化深耕”的关键转型。公司剥离低效资产,集中资源投入高附加值氟化工领域,形成“含氟新材料+聚氨酯”双轮驱动模式,成功把握新能源材料市场机遇。

在技术创新方面,上半年ST联创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含氟烯烃技改项目已于2025年中投产,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取得阶段性突破,与中山大学合作的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项目进入小试阶段,计划下半年启动中试,抢占下一代电池技术制高点。

ST联创表示,“随着年中投产的万吨级四氟丙烯项目产能爬坡,以及PVDF产品在动力电池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经营稳中向好。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进程,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提供关键材料解决方案。”

业内人士表示,ST联创2025年上半年业绩实现扭亏为盈,标志着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提升,公司正式迈入“成长”通道,在新能源材料赛道上的战略价值正在被市场重新认知。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