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7月17日,A股智能电网概念活跃,炬华科技(300360.SZ)收涨6.74%。
消息面上,电力板块近期利好频出。
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会议同时强调,要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推动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变。
7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召开的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第二次圆桌会议上,听取能源电力保供和钢铁航运航空等行业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和意见建议后指出,能源电力企业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布局结构,确保产能扎实做好保供工作,电网企业做好跨区域余缺互济、确保电网安全高效运行,煤电企业科学做好电煤储备、提高顶峰发电能力,煤炭企业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增加电煤产量,风电、水电、核电、光电等清洁能源要多发满发,协同发力多渠道提升电力供应能力。《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这已是6月以来,国资委第四次就能源电力保供表态。
7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要加强高峰时段重点地区电力保供,加强保供形势预判,全力抓好能源增产增供。
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将数字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前沿技术融入到传统输配电系统中,以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储能和用电的电力系统为对象,通过合理利用传感、测量等先进技术,以达到系统地优化电力的生产、输送和使用,确保电网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目的。
根据国家电网公众号消息,国网董事长近期在《中国电力报》发表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方法论研究》中指出,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快速发展,电力电量平衡、系统运行稳定、电力调控管理、关键矿物原料的供应保障等将面临新的挑战。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实现安全-经济-低碳三者相互制约下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兴业证券指出,随着宏观政策、数字技术进步与升级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影响,能源与互联网融合进程加快,智能电网行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476.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979.4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5.7%,年均智能电网投资额在500~700亿元之间,投资占比有望超过10%。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中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将达1077.2亿元。
炬华科技主要从事能源物联网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7月6日,炬华科技在互动平台回复,公司的智能电能表、物联网表、采集终端、能源控制器、云边路由器等产品,可以应用于虚拟电厂的计量、采集通讯和监控等,公司“智慧用能云平台”在微电网和虚拟电厂用户系统管理。
2022年,炬华科技实现营收15.06亿元,同比增长24.47%;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48.52%;扣非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24.12%。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77亿元,同比增长28.52%;归母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增长68.55%;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28.43%。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