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4月10日,A股人工智能概念遭遇重挫, 绿盟科技(300369.SZ)收跌9.45%。
消息面上:
《经济日报》刊文:热捧人工智能需防泡沫。经济日报文章指出,当前ChatGPT在应用场景和商业化探索上还处于初始阶段,一些公司在相关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突破,甚至不少公司业绩处于亏损状态,股价却先突飞猛进。目前ChatGPT概念板块已经存在估值泡沫化迹象,截至4月6日,整个板块市盈率已高达136倍。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蹭热点”“炒概念”及股价操纵行为的监控处置和打击力度,为人工智能长远发展营造信披规范、运行有序的市场;上市公司要保持战略定力,打好技术地基;投资者要把握好投资尺度,切勿跟风炒作。
多家券商提示概念炒作风险。中信证券表示,过去四周TMT板块累计成交金额达到8.06万亿元,足够实现市场上所有主观多头产品大范围调仓。复盘近3年来的行情,短期的高换手率与超涨通常会在之后出现阶段性“均值回归”,未来一段时间AI相关板块纯主题炒作热度大概率会降温。天风证券表示,预计从4月中下旬开始,TMT板块成交额占比会逐步回落,板块也可能随之开始调整。
此外,多国开始警惕人工智能风险。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31日,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即日起暂时禁止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已就Open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涉嫌违反数据收集规则展开调查,并暂时限制OpenAI处理意大利用户数据。
与此同时,据英国路透社报道,法国和爱尔兰的个人数据监管机构已经和意大利的同行取得联系,以了解更多有关该禁令的依据。
4月3日,德国联邦数据保护专员乌尔里希·凯尔伯称,出于对数据安全保护的考量,德国可能会效仿意大利,暂时禁用ChatGPT。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4月4日报道称,加拿大联邦隐私监管机构宣布,已经对OpenAI展开调查,因为该公司涉嫌“未经同意收集、使用和披露个人信息”。报道同时提到,美国总统拜登及其科技顾问委员会在当日举行的会议上也讨论了人工智能的“风险和机遇”。
绿盟科技主营业务为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专业安全服务。公司主要服务于政府、电信运营商、金融、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企业级用户,为其提供网络及终端安全产品、Web及应用安全产品、合规及安全管理产品等信息安全产品,并提供专业安全服务。
长城国瑞证券认为,“AI+安全”引发关注,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AI大模型赋能网络安全行业。3月28日,微软发布SecurityCopilot,为安全人员提供快速、有效的网络安全事件信息收集、潜在威胁挖掘和常见漏洞查找工具。另一方面,AI大模型安全风险使市场担忧。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暂时禁止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已就Open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涉嫌违反数据收集规则展开调查,并暂时限制OpenAI处理意大利用户数据。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AI技术储备丰富的头部网安企业。
4月4日,绿盟科技在互动平台称,公司多年来持续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投入,绿盟科技天枢实验室在安全攻防、安全运营、GPT内容识别等领域开展类GPT技术的研究,此外,基于公司多年积累的攻防知识、运营数据与威胁情报,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发布基于类ChatGPT技术的智能安全服务机器人,全面实现对安全运营的智能化支撑。
受益于人工智能概念炒作,4月4日到4月6日,绿盟科技累计上涨26.09%。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绿盟科技业绩承压,增收不增利。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70,000万元–280,000万元同比增长3.49%–7.32%,归母净利润3,000万元–4,500万元,同比下滑86.94%–91.29%。
公司称,报告期内,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覆盖度,公司持续加大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和市场营销投入,持续在云安全、数据安全、信创、安全运营等领域保持投入,持续在运营商、政府、金融、能源及大型企业等行业保持投入,员工数量持续增长,公司期间费用增长较快。但受疫情影响,公司营业收入未达预期,影响了当年效益产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下降。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