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新消费、新能源领域,海顺新材6.33亿元可转债申请获批

海顺新材

发布时间:

2023-02-01 16:40:23

泡财经APP

【概述】

泡财经获悉,1月31日晚间,海顺新材(300501.SZ)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上海海顺新型药用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注册的批复》,证监会同意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注册申请。该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科普】

海顺新材专业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高阻隔包装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软包装材料及硬包装材料。

【解读】

海顺新材此次获批的可转债募投项目主要面向新消费、新能源领域。

2022年11月14日,海顺新材公告,拟发行6.33亿元可转债,用于投资铝塑膜项目、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海顺新材是医药包装材料行业龙头,近年来,公司积极创新,不断拓展在新消费、新能源、电子防护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场景。

2022年中报显示,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1.63%,成功开发出抗腐蚀锂电池铝塑膜、高阻隔易剥离热塑成型片材等新产品。可转债说明书显示,铝塑膜项目建设期为3年,建成达产后,可年产1.2亿平方米高阻隔功能性铝塑膜。目前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四大核心锂电原材料的国产化率已经全部提升至90%以上,基本完成了进口替代。而同样作为核心锂电池材料的铝塑膜,市场和技术过去一直被日韩等少数企业垄断,国内市场对海外产品的进口依赖度极高。

目前,铝塑膜已经在3C、动力电池、储能等领域得到应用,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中金公司预测,至2025年市场对铝塑膜的需求将提升至8.7亿平方米,市场空间超150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36.5%。铝塑膜需求受到软包电池需求的直接影响,而随着国内锂电池新增产能的释放和软包电池渗透率提升,国内市场上铝塑膜需求也将乘上软包电池出货量增长的快车,迎来大幅扩张。

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成达产后,可年产3万吨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公司表示,项目实施后,公司可以向生物工程、消费电子等行业企业提供功能性膜材料,将有利于公司延伸材料产业链业务,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随着新材料发展突飞猛进,聚烯烃膜材料已经在生物工程、消费电子、汽车能源等多领域呈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生物工程领域,功能性聚烯烃膜材料主要用于生产一次性储液/配液/搅拌袋及一次性生物反应器。据Markets and Markets统计,全球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一次性袋子及其配件的市场空间在2020年达到17亿美元,至2025年将增长至39亿美元,年均增速达到18.0%。根据弗罗斯特沙利文测算,2020年全球、国内生物药市场规模分别为 3142亿美元、3697亿元;至2025年将分别增长至5001亿美元、8122亿元,年均增速分别达到9.7%17%,以此推算国内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一次性袋子及其配件2025年市场空间有望达到60亿元,市场增速有望达到30%左右。

从经营层面看,近年公司业绩比较稳定。最近一期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公司经营规模稳中有升,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7%左右;归属净利润预计在9941.35万元–12034.2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至15%。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