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解读】兴齐眼药共有33个产品继续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没有产品退出

兴齐眼药

发布时间:

2023-12-14 20:28:46

泡财经APP

财经获悉,12月14日晚间,兴齐眼药(300573.SZ)公告,公司共有33个产品继续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甲类8个,乙类25个。环孢素滴眼液(II)、复方电解质眼内冲洗液、玻璃酸钠滴眼液等多种产品继续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本次公司没有产品退出《国家医保目录》。

根据公告,此次《医保目录》调整了环孢素滴眼液(II)的备注信息内容,由“本品可促进干眼症患者的泪液分泌,适用于与角结膜干燥症相关的眼部炎症所导致的泪液生成减少的患者”调整为“限干眼症”。

兴齐眼药称,此次公司产品继续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从长期看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现已顺利结束。本次调整,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中药饮片仍为892种。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6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744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同时将一批疗效不确切、临床易滥用的或被淘汰的药品调出目录,引领药品使用端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药学会相关统计结果显示,自2018年以来,医保药品在医疗机构药品使用占比逐年上升,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临床用药合理性得到积极改善。同时,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明显加快,常用药品价格水平显著下降,重大疾病和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显著降低了群众用药负担。

复旦大学教授、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药物经济学专家组组长陈文表示,通过谈判纳入目录的药品,大部分都是近年来新上市、临床价值高的药品,大量新机制、新靶点药物被纳入目录。

兴齐眼药是一家专业从事眼科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公司产品包括干眼产品、眼用抗感染药物、眼用抗炎/抗感染复方药物、散瞳药物和睫状肌麻痹药物、眼用非类固醇抗炎药物、缩瞳药物和抗青光眼药物等,覆盖十个眼科药物细分类别,公司已建立了“系列全、品种多”的眼科药物产品体系。

2016年,兴齐眼药在创业板上市,排他性地拿到新加坡国立眼科中心的独立授权。2019年1月,兴齐眼药拿到阿托品滴眼液的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件,同年12月,兴齐眼科医院取得互联网医院资质。

凭借院内制剂资质销售的阿托品滴眼液,已经成为兴齐眼药的业绩支柱。2021年,兴齐眼药的眼科医院收入约为3.17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阿托品院内制剂的贡献。

2022年5月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八十二条有关药品网络销售的管理条例指出,销售药品应当是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持有的品种或者是药品经营企业许可经营的品种。根据该条例,尚未上市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无法再在互联网医院上售卖。

2022年7月22日,兴齐眼药暂停了互联网处方低浓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阿托品互联网停售后,兴齐眼药业绩遭遇重挫。

2022年,公司净利增速已不及营收增速。其中,营收同比增长21.59%至12.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72%至2.1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55%至2.08亿元。

当前,公司已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2023年前三季度,兴齐眼药实现营收11.05亿元,同比增长10.02%;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下降10.1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7亿元,同比下降14.44%。

(本文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choice、公司公告等)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