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减振/震业务+锂化物业务”双主业格局,天铁股份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就盐湖地质勘探、盐湖提锂展开项目合作

泡财经

天铁科技

发布时间:

2022-07-11 23:40:13

泡财经APP

【概述】

泡财经获悉,7月11日晚间,天铁股份(300587.SZ)公告称,公司近日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下称“资源所”)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就促进盐湖资源基础研究、盐湖提锂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等方面,就天铁股份提供资金及产业孵化平台,资源所提供科研和技术支持,双方就盐湖地质勘探、盐湖提锂等展开项目合作。

合作期限自本协议生效日至2024年3月31日止。协议期满后,双方可根据合作情况确

定是否续签协议。天铁股份表示,本次签署的协议为框架协议,对公司本年度的业绩和经营成果没有重大影响。

【科普】

天铁股份当前主营轨道工程橡胶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未来公司将聚焦“减振/震业务和锂化物业务”双主业发展。产品主要包括隔离式橡胶减振垫、弹性支承式无砟轨道用橡胶套靴等轨道结构减振产品,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涵盖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重载铁路和普通铁路。

资源所业务范围为开展矿产资源研究,成立于1956年, 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正局级公益二类科研事业单位, 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读】

天铁股份在持续强化自身“减振/震业务和锂化物业务”双主业格局。此前2020年公司就成立了江苏省有机锂催化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公司开展有机锂系列及其下游产品的技术和应用开发等奠定基础。

天铁股份今日公告,此次协议的签署有利于公司提升在锂盐研究生产领域的创新能力,深化锂盐技术新人才队伍建设。

天铁股份进入锂化物领域可以追溯至2018年11月,公司收购昌吉利60%股权。2021年7月,出于继续看好锂化物领域发展,公司再度收购昌吉利剩余40%股权。公司2021年年报显示,在锂盐产品方面,昌吉利2008年起研发生产无水氯化锂产品,经过六年多的研发实验,突破技术瓶颈,在国内率先实现采用DBT技术生产无水氯化锂。

在昌吉利成为天铁股份全资子公司的同月,昌吉利与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署《投资协议书》。昌吉利拟在庐江高新区龙桥化工园内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锂盐((3万吨氯化锂、1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和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3800吨烷基锂系列及其配套产品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计划于2021年11月30日前开工建设,2023年5月31日建成投产。也即项目将在明年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目前,锂化物系列产品对公司营收贡献还比较小,但在小步上升中。2019年-2021年,天铁股份锂化物系列产品分别实现收入1.31亿元、1.67亿元和2.42亿元,在营收中占比13.28%、13.55%和14.12%。不过,昌吉利上述投建项目的投产将大幅增加公司锂盐产能。

此外,公司于2022年4月以现金5亿收购西藏中鑫21.74%股权,旨在向上游锂化物布局。华鑫证券认为,这有利于提升后续产品原料来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西藏中鑫资源标的为西藏自治区班戈县班嘎错的盐湖锂矿,其中LiCl平均品位251.82mg/L,收购对赌储量超19万吨。

信达证券分析认为,锂矿价格稳步上涨,锂盐或迎来新一轮涨价。中国动力电池进入大扩张时代并向海外延伸,同时储能电池需求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开启锂需求第三增长曲线。从供需格局看,4、5月因为疫情迟滞的产能和市场需求将在Q3释放,叠加新能源车进入传统消费旺季,以及各地补贴政策的出台缓解整车厂成本,锂资源作为产业链最大的瓶颈,价格有望继续上涨甚至创新高。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2年一季度,天铁股份实现营收3.84亿元,同比增长4.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52.2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51.86%。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