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禾智能,破局之年

泡财经

佳禾智能

发布时间:

2025-04-29 09:24:52

泡财经APP

佳禾智能2024年收入达24.67亿元,同比增长3.76%,净利润4132.46万元,同比下滑68.85%。2025年Q1收入4.87亿元,净利润1577.5万元,分别增长8.95%和7.63%。

结合佳禾智能2024年与2025Q1两份财务指标,营收稳健增长,利润一降一升。这个趋势似乎表明,2025年大概率是它的破局之年。

电声基本盘稳固

佳禾智能以电声业务起家,是全球声学组件领域重要ODM/OEM供应商。近年来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战略并购,产品布局从耳机、音箱等传统的电声产品,一路延伸至智能手表、AR智能眼镜等新业务领域。如今已构建起耳机、音箱、智能可穿戴、储能四大核心产品线。

这家企业自2015年有财务记录以来,成长是显著的,收入从2015年的5.75亿到2024年的24.67亿,年复合增长率17.56%。

2024年,佳禾智能耳机、音箱、耳机部品收入分别为19.06亿元、2.75亿元、2.8亿元;占比分别为77.25%、11.16%、11.37%,其中耳机与音箱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6.34%,12.31%。

耳机作为佳禾智能第一大营收来源,基本盘依然稳固。公司耳机产品包括TWS耳机、骨传导耳机、头戴耳机,自2015年启动TWS耳机的技术研发以来,现已拥有振膜 Hifi 电声技术、主动降噪、生理参数监测技术、3D声场技术、骨传导减震降漏等多项核心技术,与哈曼、安克等国际知名品牌及国内知名厂商建立合作。

据Canalys数据,2024年全球TWS出货量达到3.32亿台,同比增长12.6%;到2025年,包括 TWS、无线头戴式耳机和无线颈挂式耳机在内的全球智能个人音频设备出货量将超过5亿台。

从盈利能力上来看,尽管经历了国内消费电子行业多次技术革新市场变迁,佳禾智能从未出现过亏损。佳禾智能坦率承认,受松山湖运营中心、江西产业园投入使用相应费用增加、可转债利息计提增加、研发投入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等影响,2024年净利润出现下滑。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佳禾智能这种以短期净利波动为代价,主动做出结构调整,为后续产品迭代、新兴市场拓展奠定基础,恰是创新型ODM企业穿越周期的最优路径。

智能穿戴占比8.38%,第二曲线破局

智能穿戴设备是佳禾智能继TWS耳机之后,又一重点发力的赛道。2021-2023年,佳禾智能先后入股索迩电子、赣锋锂电、瑞欧威尔、物奇微电子、珑璟光电,不断强化智能可穿戴领域布局,通过投资参股的方式,在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方面持续进行探索。

2024年,公司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智能穿戴产品收入占比由2023年3.43%提升至8.38%,收入超2亿元。

公司最早布局的智能手表产品已于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具备血压测量功能的智能手表于2022 年第二季度实现量产,同时公司血压监测算法供应商的血压监测产品通过了 FDA 的通用控制规定,可在美国市场上销售。

眼镜作为AI落地到端侧最佳硬件载体之一,能将虚拟信息与现实场景融合,为用户提供更直观的交互体验。2024年全球AR眼镜销量234万台,而国内仅5万台,佳禾智能先发优势明显。

佳禾智能作为较早一批进入眼镜行业的ODM厂商,有高规格智能眼镜专用产线,同时具备XR整机全链条开发能力,公司第一代智能眼镜主打声学交互,第二代智能眼镜通过骨传导技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减少漏音、保证私密性的使用体验。

目前,佳禾智能已成功与安克、天猫、哈曼、影目科技等品牌客户达成深度合作,实现智能音频眼镜及AR眼镜的规模化量产,且仍有持续出货。其中影目科技INMO GO、INMO GO2均为公司独家生产,并为仙瞬科技生产搭载Digiwindow技术的创新眼镜产品。

技术预研与产能前瞻

对于ODM企业而言,生产能力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核心竞争力和客户信任度。面对市场需求,一方面,佳禾智能持续丰富生产能力。

松山湖运营中心、江西产业园投入使用后,佳禾智能“东莞-越南-江西”三位一体的基地布局最终形成,于东莞设立研发销售中心及国内生产基地,于越南设立海外生产基地,于江西设立柔性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不同基地差异化的定位,显著提升了佳禾智能的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2024年1月,佳禾智能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0.04亿元,用于产能扩充。项目达产后,佳禾智能将新增骨传导耳机年产能500万台、智能手表年产能900万台和智能眼镜年产能450万台。

另一方面,从电声产品延伸到可穿戴设备,佳禾智能也在不断加码研发投入。2024年,佳禾智能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1.29亿元同比增加424.10 万元,研发人员数量达到587人。截止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拥有有效授权专利882个,其中中国发明专利106个,中国实用新型专利509个。

多元化布局

“站在公司稳健长足发展的角度,不断扩充自身产品矩阵是保证我们发展后劲的必由之路。”

这是佳禾智能创始人严文华对公司长期成长性的深度思考。

因此围绕消费电子行业,佳禾智能还着手布局了小型无人机、手机、小家电等新业务领域,并战略性拓展了储能产品业务。

自2023年6月布局新型储能业务以来,子公司佳禾新能源以移动储能及户用储能为切入点,逐步延伸进入工商业储能及光储充一体化项目。

目前佳禾智能在储能领域已成功完成应用于两轮和三轮车电动车的小动力电池、通信基站电源、户用储能等产品综合解决方案的研发工作。

在消费电子行业从“硬件迭代”向“AI定义”转型的临界点上,佳禾智能在这场变革中展现出头部ODM厂商的应变智慧,既守住电声主业的基本盘,又通过技术预研与产能前瞻布局可穿戴设备捕捉下一波AI浪潮。

尽管短期利润受战略投入拖累,但其在研发强度、客户结构、全球制造体系的优势积累,正转化为穿越周期的长期竞争力。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