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科新材,慢就是快

铂科新材

发布时间:

2025-08-21 22:29:00

泡财经APP

在今年7月之前,铂科新材(300811.SZ)被骂惨了。

明明是一只绩优股,股价却长期宽幅震荡,几乎没有过爆发式的拉涨。

不过7月开始,这种煎熬就变成了惊喜。

自7月16号拉涨稳稳站上半年线,至8月18日此轮涨势高点,一个月的时间,铂科新材的股价涨超70%,如果自4月9日最低点算起,其股价区间涨幅为114%。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此次上涨过后,铂科新材股价已突破压制多年的上行压力线,顺利创下复权后的历史新高。

看起来。此轮上涨,更像是牛市对绩优股的奖赏。

但跟踪铂科新材两年多后,在我看来,这波上涨,是估值回归,水到渠成。

铂科新材成立于2009年,前身为深圳市铂科磁材有限公司,2015年完成股份制改造,更名为铂科新材。

公司专注于金属软磁粉芯、电感元件及金属软磁粉末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形成"粉体+粉芯+电感"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逆变器、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数据中心/UPS电源、AI服务器芯片电感等领域。

围绕金属软磁材料,铂科新材形成了三大业务板块

1、金属软磁粉芯:公司核心业务,2024年营收12.34亿元,占比74.2%,主要应用于光伏逆变器、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UPS电源等。

2、芯片电感:公司增长最快的业务,2024年营收3.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5.76%,已成为公司业务发展规划中的主力军,主要应用于AI服务器、GPU/AIPC等高端芯片供电模块。

3、金属软磁粉末:2024年营收3994万元,同比增长47.31%,主要用于对外销售及公司自身产品生产,公司正在建设年产能达6000吨/年的现代化粉体生产基地,首期工程已于2024年建成,新增产能2000吨。

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ABB、比亚迪、格力、固德威、华为、锦浪科技、美的、麦格米特、MPS、TDK、台达、威迈斯阳光电源、中兴通讯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厂商。

回溯铂科新材的发展历程,其战略升级路径清晰可见。

成立之初,公司聚焦金属软磁粉芯的研发生产,通过技术迭代逐步奠定行业地位,2011年成为光伏逆变器龙头Power-One供应商,2013年切入华为供应链,2019年创业板上市加速资本积累。

真正的转折点,在于2023年成立惠州铂科新感技术有限公司,全面押注芯片电感。

通过掌握高压成型与铜铁共烧工艺,铂科新材成功突破芯片电感技术壁垒,使芯片电感体积缩小50-70%,损耗降低,适配AI高算力场景。

公司芯片电感产品在AI服务器、GPU、AI笔记本、平板、可穿戴设备、汽车等领域持续拓展应用 。目前,已批量用于英伟达AI芯片GPU-H100,并进入了多家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厂商供应商名录。

2023年,公司实现500万片/月产能,2024年已扩充到1000-1500万片/月,2025年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

今年2月,铂科新材完成3亿元定增,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型高端一体成型电感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新建生产基地,专注于芯片电感的研发与生产,目标是提升AI服务器、AI PC、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高端电感产品供应能力。

预计达产后实现年均营业收入6.02亿元,净利润1.24亿元。

很明显,芯片电感业务,在铂科新材整体营收占比中,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要知道,铂科新材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实现芯片电感批量生产的公司,此部分业务具备稀缺性。

AI算力,正是当前大火的赛道。

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达2050亿元,出货量同比增长46%至44.1万台。

AI服务器对芯片电感的需求显著增加,传统服务器单台设备的芯片电感用量通常在30-50个之间,而AI服务器的芯片电感用量则大幅提升至80-120个,增长幅度达到160%。

除此之外,芯片电感的单颗价格更是普通电感的5-10倍。

据机构测算,若公司2025年芯片电感产能提升至3000万片/月,且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该业务有望贡献超过10亿元的营收,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 。

在大火的赛道,做独门的生意,这也是铂科新材近期股价大涨的主要原因。

当然,长期稳健的业绩表现,也为各路资金大胆买入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19年,铂科新材的营收为4.03亿元,至2024年,这一数字攀升到16.63亿元,翻了整整三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76%。

同期,铂科新材的归母净利润从0.85亿元增长到3.76亿元,翻了3.4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58%。

资料来源:同花顺iFind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3.83亿元,同比增加14.40%,归母净利润7376万元,同比增加3.13%。

业绩优秀,能力稀缺,题材性感,增量业务放量在即,股价顺势上涨,这就是铂科新材当前的逻辑。

从估值来看,截至8月21日收盘,铂科新材动态市盈率为68倍,显著高于小金属行业平均34.78倍,纵向对比,也高于其历史估值中位数45.56倍。

难道说,才起涨,就高了?

其实,高估值本质上反映的市场对其芯片电感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预期,叠加光伏与新能源车业务的稳定增长,公司整体将呈现“高基数下的高增速”。

民生证券预测,铂科新材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CAGR达25%,对应PE逐年下降至24/19/15倍,这也意味着,其当前估值具备消化空间。

换句话说,铂科新材的高PE本质是市场对“确定性高增长”的提前定价。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