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8月9日,A股医药板块活跃,康华生物(300841.SZ)收涨9.55%。至此,医药板块已连续两个交易日反弹。
反腐高压态势下,医药板块一度承压。7月31日至8月7日,通达信医药板块指数累计下跌5.71%。
消息面上,医药行业反腐正当时。7月28日,中纪委网站发文,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以下简称7月28日会议)在北京召开。同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也同样要求加强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开展医保反欺诈大数据监管试点。此前,国家卫健委官网7月21日曾发布消息,国家卫健委等部委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开源证券表示,本轮医疗反腐属于新医改的一部分,与医保控费、药占比、一致性评价、药代备案制、两票制、带量采购等一脉相承,目的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长期看利于产业创新升级和集中度提升。
华创证券认为,医药反腐不影响医药行业投资价值。利好上市药企的销售。相较于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财报审计更为规范。上市公司的架构和决策流程相对科学。一旦出现不规范行为,上市公司会被监管要求通过公告披露。上市公司作为公众企业,产品、销售、治理会接受全社会监督。更多的不规范行为打击之后有利于市场份额向更规范的上市公司集中。利好国产。过往的腐败不局限于国产还是进口药械,反腐是针对整个市场的。在反腐压力下,部分采购可能会延迟或以集中采购形式进行,而政府部门引导下的集采更有利于国产产品。近年来政府出台了多个政策支持国产,在政策支持下国产企业有望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康华生物为综合性研究、开发、经营一体化的疫苗生产企业,同时为目前国内首家生产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的疫苗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公司业绩承压。
2022年,康华生物营业收入为14.47亿元,同比增长1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8亿元,同比减少2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5亿元,同比减少1.83%。
2023年第一季度,康华生物营业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4.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减少22.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400.02万元,同比减少23.95%。
公司为何业绩持续低迷?
或许因为仅靠着狂犬疫苗贡献营收已经走不通了。资料显示,康华生物主要从事疫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已上市销售的产品仅两款,分别是冻干人用狂犬病疫(人二倍体细胞)和 ACYW135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其中,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作为康华生物的业绩支柱,2022年批签发量为809.58万支,较上年增长68.84%,录得收入14.25亿元,占营收的比重高达98.49%。而同期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仅贡献收入1719.85万元,同比下降37.82%。2020 年-2022 年,ACYW135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批签发数量还连年减少,分别为167.40万支、38.40万支和0支。
另一方面,同类产品的竞争也逐渐白热化,劲敌们都在迎头赶上。据康泰生物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其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4针法及5针法两种接种免疫程序已完成临床试验,现已申请药品注册批件,并已完成注册现场核查及GMP符合性检查。成大生物也在2022半年报中提到,公司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已经启动 III 期临床试验。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