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5月17日,海泰科(301022.SZ)、博俊科技(300926.SZ)、宏昌科技(301008.SZ)发布公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据此前发布的募集说明书,宏昌科技本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8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拟投入电子水泵及注塑件产业化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海泰科本次可转债的发行总额不超过3.97亿元(含3.9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年产15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不存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者偿还债务的情况。
博俊科技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含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常州博俊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套汽车零部件及1000套模具项目、汽车零部件产品扩建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被赋予了股票转换权的公司债券,也称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司实现规定债权人可以选择有利时机,按发行时规定的条件把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的等值股票(普通股票)。
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可以用“超常规”来形容。2017年初,市场上仅有17只可转债,总市值不到400亿元;2018年起随着发行制度的调整,可转债市场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可转债总市值都在增长。截至2023年1月,市场上一共有487只可转债,总市值达到9925亿元,距离万亿元只有一步之遥。
进入2023年,可转债市场的发行速度明显加快。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1- 4月,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金额突破4000亿,128家企业完成定增,募资总额3554.5亿元;45家发行可转债546.3亿元。同期A股IPO金额不足1500亿。
截至4月30日,2023年A股新受理定向增发223家(含主板平移企业),排队共计334家;新受理可转债102家,排队共计189家。分行业来看,航空服务募资金额最大;电子行业项目数量最多。
为何这么多年上市公司热衷于发行可转债,有机构人士指出,首先是可转债发行成本较低,相比于IPO流程的等待期以及非公开定增的繁琐,可转债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几乎没有成本;另外进入转股期后在到期前投资人都可以通过转股的形式完成退出,上市公司只要支付相应的利息就可以,而且可转债进入转股之后又成为公司的股本,有利于上市公司降低资产负债率,可谓是一举多得。而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认购和交易可转债首先每年上市公司会支付利息,而如果上市公司资质好、付息能力强,那么可转债就越容易收到追捧。
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于海外市场,我国对于可转债发行人的资格审批非常严格,一般而言,都是优质上市公司且满足多项发行条件之后,监管层才会予以批准发行可转债,而如欧美资本市场基本对于公司发行可转债是不设限的。所以国内可转债可以说是最安全的交易品种之一,也是各类机构底层资产的标配。随着注册制全面推行,预计可转债发行速度也会加快,市场的参与者会越来越多。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