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4月10日,A股人工智能概念遭遇重挫,青木股份(301110.SZ)收跌9.72%。
消息面上:
《经济日报》刊文:热捧人工智能需防泡沫。经济日报文章指出,当前ChatGPT在应用场景和商业化探索上还处于初始阶段,一些公司在相关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突破,甚至不少公司业绩处于亏损状态,股价却先突飞猛进。目前ChatGPT概念板块已经存在估值泡沫化迹象,截至4月6日,整个板块市盈率已高达136倍。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蹭热点”“炒概念”及股价操纵行为的监控处置和打击力度,为人工智能长远发展营造信披规范、运行有序的市场;上市公司要保持战略定力,打好技术地基;投资者要把握好投资尺度,切勿跟风炒作。
多家券商提示概念炒作风险。中信证券表示,过去四周TMT板块累计成交金额达到8.06万亿元,足够实现市场上所有主观多头产品大范围调仓。复盘近3年来的行情,短期的高换手率与超涨通常会在之后出现阶段性“均值回归”,未来一段时间AI相关板块纯主题炒作热度大概率会降温。天风证券表示,预计从4月中下旬开始,TMT板块成交额占比会逐步回落,板块也可能随之开始调整。
此外,多国开始警惕人工智能风险。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31日,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即日起暂时禁止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已就Open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涉嫌违反数据收集规则展开调查,并暂时限制OpenAI处理意大利用户数据。
与此同时,据英国路透社报道,法国和爱尔兰的个人数据监管机构已经和意大利的同行取得联系,以了解更多有关该禁令的依据。
4月3日,德国联邦数据保护专员乌尔里希·凯尔伯称,出于对数据安全保护的考量,德国可能会效仿意大利,暂时禁用ChatGPT。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4月4日报道称,加拿大联邦隐私监管机构宣布,已经对OpenAI展开调查,因为该公司涉嫌“未经同意收集、使用和披露个人信息”。报道同时提到,美国总统拜登及其科技顾问委员会在当日举行的会议上也讨论了人工智能的“风险和机遇”。
青木股份主营业务是为全球知名品牌提供一站式综合电商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包括电商代运营服务、渠道分销、电商渠道零售、品牌数字营销、技术解决方案、消费者运营服务等。
此前,AI+电商成为市场热门概念。东吴证券认为,随着GPT4、文心一言和微软Copilot的发布,AI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发展有指数级提升趋势。此前,OpenAi在开放GPT3.5 API的blog中,提到shopify通过API接入ChatGPT打造智能购物助手的场景。通过与该智能智能助手对话,用户可快速且精准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产品,极大提升购物体验和购物效率。
青木股份招股说明书显示,在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公司也都拥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或技术储备,在对海量用户及订单数据的处理、 对大量评论的自动分析和建模、对数据的价值挖掘等方面,都有实际的项目支撑。
受益于人工智能概念炒作,3月16日到3月27日,青木股份累计上涨74.53%。
近几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蓬勃发展,青木股份的经营规模也一路水涨船高。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依次同比增长18.22%、79.59%、35.58%,年复合增长率42.3%;净利润依次同比增长2.93%、179.06%、19.82%,年复合增长率49.71%。2022年,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不过上市后,公司业绩却大幅变脸。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000万元至7000万元,同比下降52.61%至59.38%;扣非净利润5500万元至6500万元,同比下降55.25%至62.14%。青木股份表示,这主要受新冠疫情影响,经营场地多次被封控,导致物流配送不畅甚至停滞、客户无法下单,进而影响到销售业绩的达成和提升。此外,因封控员工实施居家办公,给运营效率也带来了一定程度影响。
此外,公司股东频频高位减持。
3月27日晚间,青木股份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东孙建龙的一致行动人广州市陌仟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具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陌仟投资计划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200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0%。
就在几天前,3月21日晚间,青木股份亦公告,合计持股5.74%的公司股东广州市允嘉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广州市允培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珠海市允尚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合计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3%。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