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6月5日午间,瑞纳智能(301129.SZ)公告,公司已于2023年5月以自有资金8000万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合肥高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合肥高纳”)。合肥高纳经营范围“工业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余热余压余气利用技术研发”等。
投资金额8000万元占公司2022年营收总额6.47亿元的12.36%。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货币资金为1.21亿元,足以覆盖此次投资所需金额。
瑞纳智能称,此次是基于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实力,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
瑞纳智能自2008年成立至今,已成长为行业内拥有自动化(OT)+信息化(IT)+智能化(AI)完全自主核心技术的一站式低碳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能够为客户提供能源咨询/规划、整体方案设计、产品/系统定制(定制智慧供热系统平台、智能硬件定制、智能软件平台定制、集成设备标准化定制与开发)、一站式实施服务保障(EPC能效工程、EMC能源服务/能效工程、智慧供热平台整合服务、城市级智慧供热整体服务)、运营和能源服务、智慧软件全生命周期服务。
据其2022年财报,公司打造了“云、边、端”的完整产品体系。在区域级的多种能源联供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公司研发适应于国内供热环境的人工智能供热技术,形成可以覆盖能源系统“源、网、荷、储”四大环节,依托AI大脑构建具有自感知、自分析、自诊断、自决策、自学习特征的RUNA STORM新一代城市智能低碳供热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供热管理方面,瑞纳智能以私有云底座,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算法、核心微服务组件、工业APP、可视化引擎、数据处理工具等,构筑“数据+算力+模型+仿真+应用”深度融合的智慧供热管理平台。
不过,当前公司盈利能力难言出色。2023年第一季度,瑞纳智能实现营收3355.25万元,同比增长6.91%;归母净利润676.68万元,同比下降36.6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6.3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东北证券研报分析指出,公司一季度业绩占全年比重较小,第一季度利润端的收缩影响有限。招商证券研报也分析认为,公司收入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于第二季度停暖后开始实施工程,第四季度集中确认收入,因此第四季度是全年业绩高点;而一季度尚未停暖,项目工程实施和交付较少,一般为全年业绩低点。
瑞纳智能2022年财报显示,受供热行业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至11月份,四季度进行验收和回款,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公司在每年的前三季度收入和回款相对较少,第四季度收入和回款相对较多,项目验收款多集中在四季度回收。
此前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7.55%至4.74亿元,占2022年营收总额的73.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6%至1.66亿元,占2022年归母净利润的82.5%。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