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4月26日,A股光伏概念表现活跃,整体反弹,通灵股份(301168.SZ)收涨10.54%。
此前,光伏概念经历了一轮下跌,同花顺光伏概念板块指数自2023年2月15日至4月25日,累计下跌14.8%。
消息面上,今年一季度,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高增,并扭转了近半年出口持续放缓的情况。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出口硅片14.58亿美元,电池片12.93亿美元,组件118.40亿美元,三项合计145.9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此外,去年第四季度三项产品出口合计为114.45亿美元。这样算,今年一季度较上一季度环比增长27.46%。
自媒体“赶碳号科技”分析称,去年四季度是全年光伏产品出口的低点,而去年一季度是第二低。因此,今年一季度能够录得146亿美元的出口,这个数据是最近连续五个季度以来的新高,也是历史新高。这同时也意味着,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持续放缓的情况,得到全面扭转。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争议较大,众说纷纭。与此同时,A股光伏概念承压,跌跌不休。
如国际能源署 (IEA)曾预测,未来五年,印度、美国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硅片产能将增加近五倍,到2027年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产能可能会翻一番。而中国的产能和产量将有所下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未来可能出现全球产能过剩,或许中国光伏制造开工率会大幅下降,或许价格竞争激烈,投资者取消扩产项目。
集邦咨询分析2023年全球光伏产业链的供需格局认为:
硅料环节,2023年硅料整体供应充足,并逐步迈入过剩阶段;
硅片环节,大尺寸、薄片化、N型化趋势明确,高纯石英砂紧缺限制硅片有效产出;
电池片环节,2023年上半年大尺寸PERC电池片供需偏紧,下半年TOPCon等新技术产能大量释放;
组件环节,全球组件产能持续扩张,组件企业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不过,亦有较为乐观的观点,如长江证券表示,展望后续,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能虽然都较为充足,格局上也难以产生太 大的变化,行业走向成熟过程中龙头强者恒强的趋势明确。潜在的超额盈利点,最重要 的就是技术变革(主要是电池环节),其次是供需存在优于预期的可能(硅料、硅片、电池、组件都有可能)。
通灵股份的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及其他配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根据通灵股份2022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2.49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归母净利1.16亿元,同比增长45%;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32%。根据23年一季报,公司23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24%;实现归母净利0.37亿元,同比增长146%,环比增长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0.32亿元,同比增长155%,环比增长89%。
民生证券认为,通灵股份在受到疫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公司22年业绩仍维持增长,23年第一季度利润增速显著提升,预计随着新品的加速迭代与产能持续扩张,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向好。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