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富士莱放量暴跌11.41亿元,股价创上市以来新低。
消息面上,公司业绩暴雷。10月19日晚间,公司披露三季报,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80.81万元,同比下降70.89%。
2022年3月29日上市的富士莱到现在已经累计下跌44.14%,区间最大回撤58.44%,市值腰斩。
上市超募3.3亿元的富士莱,通过资本市场可谓赚的盆满钵满,然而其无论业绩状况还是资本市场表现都令人失望。其上市仅3天就破发,绝大部分时间处于破发状态。
泡财经认为,走到今天,富士莱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业绩极不稳定
富士莱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以及保健品原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硫辛酸系列、磷脂酰胆碱系列、肌肽系列等三大系列产品。
2020年、2021年,富士莱净利连降两年,2022年终回正增长,但今年前三季度,又陷入断崖式下滑。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15.72%。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9127.77万元,同比下降27.34%;归母净利润1080.81万元,同比下降70.89%。
从盈利能力看,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遭遇“滑铁卢”。今年第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仅30.96%,而二季度为44.93%,第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11.84%,而二季度为31.76%。
第二:公司监事破发也要减持
今年4月19日,富士莱上市刚满一年,限售股刚迎来解禁之时,公司便披露公告称监事钱怡打算减持。
今年6月1日到8月25日,富士莱监事钱怡完成7.5万股减持,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其全部是在发行价下方减持。作为公司监事,如此看低公司市场价值,又如何给投资者信心呢?
第三:闲置资金买理财、炒股也不回购
富士莱于2022年3月29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数量为2292.00万股,发行价格为48.30元/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1.0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10.03亿元。该公司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3.33亿元。
超募3.3亿元的富士莱手里有了大把闲钱。今年3月31日,公司公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议案,使用不超过4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投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低风险的产品。
今年6月16日,公司更是公告,拟使用最高额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包括新股配售或者申购、证券回购、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债券投资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投资行为。
然而,面对互动平台上不断呼吁公司回购的声音,富士莱却始终搪塞。
极为讽刺的是,今年6月16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问:“请问证券用途的6000万资金是回购自己的股票吗?”
富士莱称:“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包括新股配售或者申购、证券回购、股票及存托凭证投资、债券投资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投资行为。从而进一步提高自有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资金收益率,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多投资回报。”
那么,富士莱是否认为,去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比回购自家已经破发的股票,更能“提高自有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资金收益率”呢?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