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6月1日晚间,天山电子(301379.SZ)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年报问询函。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相关产品价格变动趋势等情况,说明报告期扣非净利润与主要产品变动方向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请公司结合行业特点及变化、收入确认及信用政策、应收及应付款项变化等情况,说明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以及2023年第一季度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此前4月27日晚间,天山电子发布2022年财报,实现营收12.33亿元,同比增长13.25%;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21.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39.49%。
天山电子将归母净利润增长归因为“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加,同时2022年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上升,导致汇兑收益大幅增加”。
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全部来自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由2021年的10.89亿元增长13.25%至2022年的12.33亿元。该业务2022年毛利率为20.72%,相较上年同期增加1.44个百分点。
吊诡的是,公司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销售量却在走低,2022年销售量为10121.42万个,同比下降9.41%。
事实上,分地区来看,占2022年营收总额53.79%的境内实现收入同比下降4.23%至6.63亿元,毛利率相较上年同期减少1.92个百分点至15.71%;占2022年营收总额46.21%的境外实现收入同比增长43.82%至5.7亿元,毛利率相较上年同期增长4.38个百分点至26.56%。
这也是深交所此次问询的主要问题之一。深交所请公司说明国外地区涉及的主要国家、对应销售的产品等情况,并结合国内外液晶显示屏及模组市场情况、主要客户情况、可比上市公司情况等,说明国外营业收入增长较多的原因及合理性,说明国外毛利率远高于国内的原因合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连降两年后,2022年却“暴增”487.65%至1.75亿元。此前2020年及2021年,天山电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90.19万元、2979.74万元,同比下降59.12%和23.4%。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再度骤降79.67%至661.1万元。
此外,根据财报,截至2022年期末,公司应付账款余额为20908.23万元,其中材料采购款为17494.19万元,较期初增长9.72%。同期,公司原材料期末余额为7352.65万元,较期初降低30.41%。
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前十大付款方基本情况、购买产品明细及对应金额、以及与公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说明材料采购款与存货原材料余额变化方向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
天山电子于2022年11月登陆创业板,也即上市后首个财年就收到了年报问询函。此外,上市后,公司股价长期处于破发状态(低于发行价31.51元/股)。
实际上,2023年第一季度,更能反映天山电子主营业务情况的扣非净利润已发生下滑,同比下降14.63%至1818.63万元。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