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年资本赵丰:硬科技的“捕猎者”

达利凯普

发布时间:

2025-09-04 16:17:54

来源:财迅通

2014年,一家名为丰年永泰(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丰年资本”)的企业在北京成立。11年后的今天,这家投资公司成为高端硬科技股权投资行业的代表,也成为了市场上最受LP青睐的GP之一。

2023年,中国市占率第一的射频微波MLCC企业达利凯普登陆创业板上市;2024年,知名的数据库厂商达梦数据在科创板上市;2025年,半导体探针台设备龙头矽电股份创业板上市……

这些完成IPO上市的高端科技企业背后,都出现了丰年资本的名字。丰年资本助力这些高科技企业上市的背后站着一个人的身影——赵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低调的赵丰以及丰年资本都很少被市场所熟知。

在多数资本都在追逐TMT、消费、互联网行业的时候,赵丰却将目光放了“无人问津”的制造赛道;在多数资本都在追逐容易变现、最容易赚钱的pre-IPO阶段时,赵丰和他的丰年资本选择了高端制造和自主可控作为主要的策略,从种子企业投资开始。

好的企业就好似“狡猾”的猎物,需要猎人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敏锐度。高端制造硬科技产业,更是一个需要“熬”的赛道,并且需要较早发现并拿下的“猎物”。

赵丰显然是一个足够有耐心和敏锐的捕猎者,较早地投资企业,没有选择只是投点钱而已,而是陪伴企业成长,参与企业的管理经营,将企业带大。

正是这样的做法,有了丰年资本的独特性,随着达利凯普、矽电股份等上市发展,其推动一个又一个高端硬科技企业成长。

科技崛起的时代,需要像赵丰这样的捕猎者,以及更多的丰年资本一样的重仓中国、重仓硬科技的投资机构

成长:投资经理到丰年资本合伙人

赵丰算的上是学霸,毕业后的他在四大会计所普华永道和德勤工作过。2010年赵丰从四大会计所出来,加入了某知名的投资机构做投资经理。

越厉害的人越努力!

四大会计所的工作经历使得赵丰在投资机构游刃有余。在投资机构工作的5年时间,赵丰从投资经历一路上升到公司主管投资的合伙人。

据赵丰自己一次演讲表示,在这家投资机构工作的5年的时间,他与同事们讨论分析过的项目高达2000多个。

亲力亲为地努力,让赵丰对股权市场投资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广地视野。

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九条”,首次用单独一节篇幅提出“培育私募市场”,私募基金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捕捉到政策的利好机遇,凭借工作多年对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的理解,赵丰有了独立出来干的想法。

面对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变化和快速发展。有了创业想法的赵丰很快找到了他曾经在投资机构的老搭档常彬。那个时候常彬已经离职了,对于赵丰找他,常彬一度以为是要拉他重回老东家。没想到赵丰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有个想法,咱们一起干吧”。

就这样,2014年11月,丰年资本的主体公司丰年永泰(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了。

和其他的CP、VC基金一样,赵丰他们成立的私募股权基金第一家要干的事就是——找LP。

媒体报道,企业刚成立的那段时间,赵丰和常彬两人从北京飞到全国各地去见LP。然而被问起公司的名字叫啥,具体的办公地点再哪?公司有多少员工时,赵丰和常彬都比较尴尬,员工只有他们2人,名字也没想好,办公点挂靠朋友办公室,面试员工还得在酒店面试。

于是,在从福建出差回到北京的路上,他们决定先给公司定个简短有力的名字。赵丰提议叫丰年资本,一个是名字中有自己的名字,另一个寓意能为投资人创造长期价值

丰年资本就这样诞生了。那时赵丰和他的团队人数很少,也很年轻。但赵丰坚信丰年资本的投资团队未来会有巨大的创造力。

就这样,赵丰从原本的投资经理走向了自己创业私募股权投资的生涯。

收获:像猎手一样捕捉硬科技企业

2023年,王家卫拍了一部电视剧《繁花》。在《繁花》中的上海黄河路,众人对金钱和梦想充满了渴望,纷纷摩拳擦掌,誓要在黄河路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2014年的资本市场,如同《繁花》中的黄河路,也充满了金钱梦想,TMT、消费、互联网行业的创业企业纷涌而至,扰动者资本VC/PE跃跃欲试,都想从中赚取金钱,挖掘出独角兽企业。

在这场“繁花”中,赵丰和他的丰年资本显得异常冷静,他们不是不想赚钱,不是不想挖掘优秀的企业,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和理念。

赵丰在和合伙人创立丰年资本第一天开始,就定位自己不是一家“作坊式”投资机构。“两三个牛人搭伙、投资几个项目简单挣一点钱”不是他们的目标,而是把自己看作一家长期经营的企业。

互联网、TMT赛道的赛道像红海,堆满了VC/PE机构,确实能带来热钱和快钱,但这不是赵丰和丰年资本的追求。于是赵丰将目标放在了需要“熬”的高端制造和自主可控的硬科技产业。

赵丰认为科技高端制造发展很难实现跳跃性,一定是一步一步地从低向高,有序的发展。因此相比于造火箭、搞卫星等较难落地的前沿项目,赵丰和丰年资本更聚焦产业和踏实落地的硬科技产业。

选定了方向,选定了投资企业的类型,就要奔着方向去。如何去更好投资科技企业,成为了赵丰等一众合伙人思考的问题,未来中国本土最好的投资机构会是啥样子?

很快在2016年,赵丰找到了答案。

2016年,赵丰在深圳考察参观一家电子元器件企业,这家企业正在借鉴丹纳赫的方法进行管理改善,这引起了赵丰的兴趣,便请这家企业的老板介绍丹纳赫的负责人认识。

丹纳赫是全球公认的并购之王,40年400次并购,1800倍回报,创造并购市场的神话。更重要地的是丹纳赫的DBS管理模式。

丹纳赫的DBS管理模式,不仅是简单地投资,在对运营公司的管理输出和投后赋能方面亦有着重要的价值。丹纳赫集团会通过 DBS 深度介入被并购企业的运营改进,直接参与价值创造的过程。

赵丰专程去了丹纳赫在中国的总部进行拜访,与丹纳赫中国高管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现了丹纳赫的DBS模式就是自己寻找的方式,也是丰年资本要打造的投资机构样子。

于是赵丰吸收了丹纳赫DBS管理模式,从外部工业企业招募一线的摸爬滚打的老管理者,组建了自己的DBS——丰年经营管理中心HMSC。

HMSC是丰年资本的核心工程,不仅是丰年资本投前的“指南针”,更是赋能投资企业的深度平台体系。HMSC的打造为丰年资本在高端制造硬科技产业投资上插上了发动器,让丰年资本在日后收获众多成果。

比如,2016年,达利凯普进入了丰年资本团队的视野。当时,这家公司收入大几千万左右,高管团队年龄都较大,平均在60岁左右。赵丰和团队人员研究分析发现,达利凯普有技术基础,处于一个不错的细分赛道,是一个参股入股的优质投资标的。

2017年,丰年资本收购了达利凯普,并且向企业派出了年轻的管理团队,赋能企业的日常管理,初生牛犊不畏虎,年轻的团队敢做敢干,为“老气”的达利凯普带来活力。

在丰年资本的赋能管理下,达利凯普的射频微波MLCC市占率全球前五、中国第一。2023年12月,丰年资本推动了达利凯普创业板上市,达利凯普的市值一度突破百亿。

矽电股份又是赵丰以及丰年资本独特管理投资模式的体现。

2019年,丰年资本投资了矽电股份,这家企业是从事半导体产业的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探针台设备制造企业。

2021年开始,半导体芯片产业快速发展,矽电股份也迎来成长机遇,订单翻倍增长。然而公司的产能和交付能力受到挑战。意识到矽电股份的困境,丰年资本下场帮助企业化解困境。

媒体报道,丰年资本的HMSC向矽电股份派出了专家小组进入一线生产厂,专家小组带领改善小组员工从小小的螺丝零部件开始到组装完工,把每一步工作图流程都绘画出来,使得生产工作、流程更加明确。

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员工、设备不增减的情况下,矽电股份产能增长100%以上。公司业绩增速在2020年至2021年超过100%。2025年,矽电股份成功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超过200%。

丰年资本依托HMSC投资的高端制造、硬科技企业还有很多。随着科技投资的火热,丰年资本的投资项目一个接一个出成果。

目前,丰年资本投资的企业已经有7家上市,还有更多地企业在丰年资本的赋能下不断成长发展。

赵丰曾公开表示,“科技类企业往往需要十年磨一剑,我们的使命是将更多的‘好苗子’科学地培养成参天大树,助推其成长为具有全球化竞争力的企业。”

展望:强链补链,用资本力量推动产业发展

放眼现在的商业市场,TMT赛道似乎已经没有当初的火爆,而过去较冷门的科技赛道也成为了众多投资机构争夺的阵地。特别是高端制造、硬科技含量高的赛道。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了十大工作首位并作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部署,点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高端制造硬科技产业显然是我们补链强链的需要,是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这一系列背后需要我们的高端制造企业、硬科技企业高质量的发展。

大疆的无人机全球的超高市场占有率,向全球展示了我们高端制造的实力;宇树人形机器人的高光表现,展现了我们在硬科技领域的前瞻力量等。

宇树科技的成功,背后站着顺为资本、深创投、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等众多资本投资机构;大疆的成功背后也同样站着红衫中国、远瞻资本等投资机构。

借助资本的力量,大疆将小小的无人机迈向了全球市场;借助资本的力量,宇树科技不断升级人形机器人产品,向真正人类生活日常所迈进。

高端制造硬科技企业发展成长的背后,有着资本助推的力量,推动着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补链强链,增强综合竞争力。

在科技崛起的时代,中国的硬科技创新发展,必定会诞生一批世界级的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崛起的背后,也会崛起一批投资中国硬科技的投资机构。

从这个视角来看,陪伴企业走最初最难的路,或许正是中国创投机构需要扮演的角色。赵丰和他的丰年资本就是典型的代表。

达利凯普、达梦数据、矽电股份等,这些一个个曾经不怎么知名的企业被赵丰和他的丰年资本团队发现挖掘,从最初的投资起,到赋能参与企业的管理,将这些曾经在“水下”的企业推动到细分领域的代表性企业,推动企业成长,带动产业升级发展。

放眼当下及未来,赵丰依旧相信科技赛道依然会有高质量企业的诞生成长,形成世界竞争力,推动产业发展。

2025年,在本丰年资本科技产业峰会暨10周年论坛活动上,赵丰提到,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是未来20年的核心产业。中国的科技产业已经在相当一部分细分领域实现了突破,但是我们仍然应该密切关注那些尚未实现突破的领域,这里面仍然存在着机会。一些中国的企业已经实现了突破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收入规模,并且拥有很优秀的团队,那么他们下一步要走向全球,在全球舞台上进行竞争。

打开丰年资本官网,有这么一条鲜明的话:致力于做中国最好的科技企业管理赋能者之一,助推科技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这是丰年资本的愿景,也是赵丰的愿景。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