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当下,首佳科技(103.HK)正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淀,成功切入机器人核心部件新赛道。近日,国证国际发布研究报告,首次覆盖首佳科技,并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5.0港元,对应2026年约36.8倍市盈率及1.3倍市净率。报告指出,公司作为中国钢帘线行业龙头,依托深厚技术积累与产业资源,正积极切入机器人灵巧手腱绳这一高增长赛道,未来有望展现出较强的业绩弹性。
技术延伸契合战略合作 切入机器人核心部件
首佳科技成立于1991年,1992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中国首批钢帘线制造商。公司长期深耕高碳钢丝等特种金属丝材的冶炼、拉拔、镀层及合股等工艺,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领域。在全球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人形机器人技术不断突破的背景下,首佳科技积极推进技术升级与业务转型,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前瞻性的产业布局,悄然切入机器人核心部件"灵巧手腱绳"的新赛道。这一战略转型不仅标志着公司在高附加值金属丝产品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为中国机器人产业链的自主化与高端化注入了新的动能。
“这并非一次跨界转型,而是技术积淀的必然延伸。”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机器人腱绳作为灵巧手的核心传动部件,其在抗拉强度、耐疲劳性、柔韧度和精确度等方面的要求,与高端钢帘线产品有着极高的技术共通性。首佳科技将传统钢帘线技术进行升级迭代,应用于对材料强度、韧性、耐疲劳性、摩擦系数等要求极高的机器人腱绳,实现了从支撑汽车行驶到驱动机器人抓取的技术跨越,展现了其强大的技术迁移与创新能力。
这一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是首佳科技与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签署的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星尘智能作为业界率先实现绳驱AI机器人量产的创新企业,打造了领先的“本体-数据-模型”软硬一体高性能机器人平台。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人形机器人本体腱绳的定制化研发、材料供应、行业标准制定等多个层面展开深度合作。此次合作为首佳科技提供了关键的下游应用场景与技术反馈通道,助力其快速切入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链。
腱绳市场空间可观 产业协同构筑壁垒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发展,核心零部件领域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其中,灵巧手作为实现机器人精细操作的关键执行器,其价值约占整机成本的10%-20%,市场潜力巨大。据预测,2025年全球灵巧手市场规模将达19.2亿美元,2030年有望增至30.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10%。腱绳传动因具备轻量化、高灵活性等优势,已成为主流传动方案之一。以特斯拉Optimus Gen3为例,其单手使用17根腱绳实现3自由度控制。据估算,腱绳在单台机器人灵巧手中的价值占比约5%。当人形机器人销量逐步达到100万与500万台时,腱绳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15亿元与50亿元人民币。
首佳科技在机器人腱绳新赛道上的拓展,具备独特的产业协同优势。公司的关联方首钢集团,其旗下的首程控股在机器人行业投资布局广泛,已投资银河通用、宇树科技、松延动力等十余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并管理着机器人租赁业务。这一产业生态体系为首佳科技提供了丰富的技术交流机会、潜在的下游客户资源以及持续的工艺迭代动力。市场分析认为,这种独特的产业协同效应将帮助首佳科技在市场竞争中建立护城河。
估值具备吸引力 持续巩固智能制造竞争优势
国证国际首次覆盖研报中指出,首佳科技是中国钢帘线龙头企业,股东背景实力雄厚,是行业内少有能够将钢帘线产品升级转型为机器人腱绳的企业,未来有望展现出极强的业绩弹性。与A股同行业公司相比,首佳科技在当前估值水平下显示出良好的投资吸引力。
国证国际同时预测,2025至2027年,首佳科技营业收入将保持稳步增长,归母净利润有望显著提升。除新业务贡献外,公司仍在积极寻求海外钢帘线产能的并购机会,若落地实施,将进一步增厚整体业绩。
在全球智能制造与人形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首佳科技凭借其在金属丝材料领域的核心工艺、产业链协同与前瞻性业务布局,正稳步由传统钢帘线制造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商转型。在政策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公司将持续迭代技术与工艺,巩固在腱绳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未来有望在人形机器人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迁址公告
古东管家APP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