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解读】上市后半年期末收盘价破发,荣旗科技5名股东延长股份锁定半年

发布时间:

2023-10-26 15:04:57

泡财经APP

泡财经获悉,10月26日午间,荣旗科技(301360.SZ)公告,公司股票于2023年4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2023年10月25日系公司上市后6个月的期末,公司股票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71.88元/股,触发股份锁定期延长承诺的履行条件。依照股份锁定期安排及相关承诺,董事长、总经理钱曙光,副总经理汪炉生,副总经理朱文兵,董事柳洪哲,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王桂杰持有的公司股份在原锁定期基础上自动延长6个月,分别至2026年10月26日、2024年10月25日。

截至10月25日收盘,荣旗科技股价为63.39元/股。

2013年11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了市场约束:“发行人控股股东、持有发行人股份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在公开募集及上市文件中公开承诺:所持股票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的,其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持有公司股票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至少6个月。”

意见发布实施后,由于IPO依然“一票难求”,IPO堰塞湖长期存在,新股上市后依然长时间享受较高的估值水平。尤其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23倍市盈率的“隐形限制”一直存在,导致新股上市后连续涨停,即便后续下跌,也难以长期跌破发行价。

但注册制改革启动后,多年前的规则,“意外”开始发挥作用。

今年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新股,在上市6个月之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者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导致股东延长限售期。而在这背后,是数倍的新股出现了破发的情况。

据悉,全面注册制改革实施后,新股正进入前所未有的阶段——发与不发,价高或价低,都由市场来决定。当发行价格较高时,上市后股价持续低于发行价,公司股东也需延长锁定期。

“前车之鉴,势必令后来者加倍谨慎。”业内人士表示,为了不触发延长锁定期条款,不少IPO公司会对新股询价更加谨慎,以免陷入上市后长期破发的尴尬局面。可以明确的是,全面注册制改革对IPO的影响正在显现,而上面的情况,只是开始。

荣旗科技主要从事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重点面向智能制造中检测和组装工序提供自主研发的智能检测、组装装备,主要产品有视觉检测装备、功能检测装备和智能组装装备。

上市之前,公司业绩持续增长,2020年-2022年,营收分别为2.43亿元、2.91亿元、3.60亿元,同比增长137.80%、19.77%、23.74%。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0.57亿元、0.67亿元,同比增长98.33%、27.35%、17.37%;扣非净利润为0.42亿元、0.54亿元、0.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95%、27.01%、17.03%。

然而,上市后,荣旗科技就了上演业绩变脸。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85亿元,同比增加31.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4万元,同比减少70.28%。

利润缩水与毛利率水平下滑不无关系。公司半年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产品综合毛利率为30.19%,较上年同期下滑11.83个百分点。核心产品智能检测装备占总收入超八成,毛利率下滑幅度也最大,达到12.51个百分点。荣旗科技称,智能检测装备中的功能检测装备报告期内营收5426万元,因其包含的功能仪表及模组采购成本过高,毛利率仅为6.25%,该类别的毛利率大幅下降致使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除此之外,公司新开拓的新能源领域产品毛利率低于3C消费电子行业,亦使得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