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2月16日,大恒科技(600288.SH)公告,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5.28亿元,同比增长9.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09.68万元,同比增长57.43%。基本每股收益0.2063元。
报告期内,得益于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的快速增长,机器视觉组团中相关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同时,因疫情防控需要增加,国内核酸检测设备所需的滤光元件需求加大,加之激光手持焊接所需光学元件业务形成销售,使得相关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
【科普】
大恒科技的主营业务包括光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及办公自动化、数字电视网络编辑及播放系统和半导体元器件四大板块。
大恒科技机器视觉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包括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软件、工业数字摄像机和智能摄像机等机器视觉系统中核心零部件等系统及配套服务,是国产机器视觉零部件龙头。
机器视觉是通过机器眼来代替人眼,用计算机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来实现智能制造和无人化管理。
【解读】
机器视觉业务带动大恒科技营收增长,目前,机构普遍看好机器视觉赛道。
中国视觉技术起步晚,据艾媒咨询预测,2021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规模预计为1120亿元,2017-2021年CAGR为101.45%,行业呈现增长趋势。
从全球市场看,美国以视觉软件为核心的康耐视(cognex)及日本软硬件并举的基恩士(Keyence)两大巨头几乎垄断全球50%以上的市场。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完备的机器视觉产业链,涵盖零部件供应商(光源、镜头、相机和视觉控制系统等)和集成开发商(组装集成和软件二次开发等)两大类。例如,机器视觉检测设备龙头矩子科技、天准科技、国产机器视觉零部件龙头奥普特、大恒科技,以及取得后发优势的海康威视等。
海康威视旗下从事机器视觉业务的公司是海康机器人,与大恒科技业务体量相当。其他规模更低的企业包括矩子科技、天准科技、奥普特等。
锂电及新能源汽车是高速放量的亿万市场,有望打开机器视觉新的增长空间。
在锂电行业应用场景中,锂电池产线中卷绕、涂布、极耳等多环节中均有应用机器视觉。据华安证券测算,目前,锂电行业每单位GWh机器视觉的价值量在500万到1000万之间,结合宁德时代的扩产计划,对应到行业增量市场约在6.8亿元至13.7亿元之间。
大恒科技实控人为郑素贞,系徐翔母亲。资料显示,郑素贞2014年底入主大恒科技,2014-2020年,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655万元、2759万元、2937万元、3485万元、5064万元、7309万元、5723万元,这也意味着大恒科技2021年净利情况是郑素贞入主后最佳业绩。
【相关公司业绩近况】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7.57亿元,同比增加18.04%;净利4628.73万元,同比净利增加208.35%。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APP,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