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受医药集采的影响,很多药企的日子都不好过,这其中就包括健康元(600380.SH)。
对健康元影响最显著的医药集采为 2023年进行的第九批国家药品集采。其核心呼吸科产品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在此次集采中以降价80%中标,导致该产品在2024年的销售额锐降,这使得2024年健康元呼吸领域销售收入仅10.97亿元,同比下滑36.98%。
放大来看,2024年全年,健康元实现营业收入156.19亿元,同比下降6.17%;归母净利润13.87亿元,同比下降3.90%。
很明显,相比于集采对于其呼吸制剂板块的冲击,健康元的整体业绩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这是为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健康元的业务结构。
根据健康元2024年年报,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中药制剂、诊断试剂及设备、保健食品、生物制品等多重领域。
其中,化学制剂、化学原料中间体作为第一、第二大业务板块,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75亿元、49.9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9.85%和32.26%。
从利润构成来看,化学制剂板块因为毛利率高达78%以上,成为健康元最赚钱的业务板块,2024年,贡献了6成以上的利润。
而呼吸制剂只是健康元化学制剂业务板块当中的一个产品系列,2024年营收占化学制剂板块总营收的比重为14.6%,占健康元全年营收的比重仅为7.02%。
同时,健康元第二大业务板块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发展稳健,虽然受产品降价、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营收微降-0.96%,但公司凭借智能制造技术为药品生产赋能降本,毛利率不降反增,从2023年的33.64%提升到35.40%。
此外,公司传统业务保健品板块延续高增长态势。
主打产品太太口服液、鹰牌花旗参茶等可以说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国民老品牌,加上健康元这几年全面推进“品质传承+数字创新”双轮驱动战略,通过小红书、抖音、微信等新媒体渠道开展内容营销,构建了高效的数字营销体系。
2024年,这一业务板块实现营收3.77亿元,同比大增92.32%,毛利率也从2023年的63.42%提升到73.94%。
可以说,丰富的产品阵容及品类为健康元获取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及发展空间,也塑造了其较强的发展韧性。
这里有一组源自健康元2024年报的数据可以佐证。
自2002 年完成与丽珠集团战略整合以来至2024年,22年间,健康元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为15.4%,这也为健康元持续稳健的发展打下了好的基础。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自上市以来,健康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正,截至2024年,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36亿元,账面上还有货币资金148.7亿元。
一句话,健康元,不缺钱。
所以,在研发投入上,健康元也从不含糊。
以近五年为例,2020-2024年,健康元研发投入分别为12.61亿元、18.50亿元、17.59亿元、19.36亿元和15.8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始终维持在10%左右。
和别的创新药企不同,健康元始终瞄准的,都是呼吸赛道。
2013 年,公司前瞻性洞察到老龄化趋势下呼吸疾病市场的巨大潜力,果断布局。历经6 年艰苦攻关,突破高端吸入制剂技术壁垒。
2019 年首款产品上市后,呼吸产品销售业绩迅猛增长,四年翻了22 倍,成功奠定了其在国内呼吸领域的领军地位。
2019-2024年,健康元布局了很多吸入呼吸制剂,抓住了国产呼吸制剂高端仿制药突破的时代红利。
从2019年最早的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到2024年的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健康元成为国内品种最全的呼吸制剂企业。
截至2025年5月,健康元已经有20多个专利新药,其中有11个都属于呼吸赛道,并且有6个项目已推进至临床II期或之后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健康元也逐步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
流感新药玛帕西沙韦,作为公司最临近商业化的重磅创新药,已于2024年8月提交NDA申请,预计2025年下半年获批上市。
该药物具有单次给药、快速起效、对青少年流感患者更佳等优势,临床数据显示其对乙型流感患者症状缓解更快。玛帕西沙韦瞄准的是100亿级抗流感药物市场,将成为2025后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同时,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这1000亿级医疗市场,健康元布局了多款创新药物。
其中,全球首创的PREP抑制剂口服药与拜耳合作开发,2025年1月启动I期临床,有望解决吸入制剂依从性难题。
TSLP单抗与IL-4R单抗均处于II期临床阶段,其中TSLP单抗在中重度COPD适应症研发进度位居国内药企前列。
不过,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健康元的股价,似乎并没有真正反映它的价值。
自2021年7月以来,其股价就一直在9块到14块之间来回震荡,横盘整理已整整四年。
那么问题来了,健康元,到底有没有被低估?
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健康元的股价报收11.68元/股,动态PE为12.26倍,总市值为213.7亿元。
作为对比,A股创新药概念股共224只,截至2025年7月11日收盘,动态PE均值为31.78倍。
而拉长时间来看,健康元的动态PE历史中位数为28.52倍。
不管是横向比、还是纵向比,结果如何,显而易见。
之所以市场还没有给健康元一个更合理的估值,显然也是在等待其在创新药领域的结果落地。
同时,也在等一个从“仿制药企”向“创新药企”价值重估的投资机会。
属于健康元的突围战已经打响,而时间会给出最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