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枫
“中药一哥”真的变慢了。
2024年,片仔癀(600436.SH)营收仅同比增长7.25%至107.88亿元,创下近10年以来新低。
利润端,情况也没好到哪去:
归母净利润29.77亿元,同比增长6.42%;扣非净利润30.41亿元,同比增长6.57%。
这是公司连续3年净利增速不及营收。
如若单季度来看,24Q4,它的营收、净利已双双发生下滑。其中,营收同比下降4.92%至23.38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26.07%至2.9亿元,扣非净利润下降21.07%至3.26亿元。
环比来看,上述三项指标降幅则更为惨烈,分别下降了16.51%、69.92%和66.19%。
这还没完。到了25Q1,公司营收仍没止住下滑,同比下降0.92%至31.42亿元。
这也表明依靠涨价来维系业绩增长的惯用打法,已经行不通。
因业绩失速,片仔癀估值持续回调。截至目前,市值仅1260.81亿元,较之巅峰时期(2021.7.21,2954.81亿元)缩水了1694亿元。
提价失灵
这距离上一次涨价仅过去1年又8个月。
此前2023年5月,片仔癀进行了近年来最为凶猛的一次涨价:
将主导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将从590元/粒上调到760元/粒,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170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35美元/粒。
出厂价760元/粒,可以称得上是“中药奢侈品”。
尽管涨价幅度高达28.81%,不过,到了23Q4,公司净利就再度发生下滑。
之后2024年及25Q1,片仔癀归母净利润仅同比增长6.42%、2.59%,扣非净利润增长6.57%和1.69%。
这表明提价策略已逐渐失灵,依靠这一策略来贡献业绩增量是有天花板的。
福建本地人也不大爱买了
片仔癀源于明朝末年,拥有近500年传承历史,因每次切一片即可退癀(热毒肿痛),得名“片仔癀”。
在过去很多年,因独特、绝密的配方,片仔癀锭剂、胶囊剂具有的稀缺性,被“爱拼才会赢”的福建人视为“硬通货”。
为了送礼,许多福建本地人会买片仔癀。久而久之,其社交货币属性愈发凸显。
事实上,以福建为代表的华东地区,长期以来都是公司营收第一大区。2019年,一度为公司贡献了73.73%的收入。
就是这么一个营收重镇,2022年来收入增速放缓。进入2024年,增速更是在国内各大区中垫底,仅同比增长0.79%至69.96亿元。
换句话说,随着经济形势变化,非必需高端消费需求受到一定压制,福建本地人也不爱买片仔癀了。
不过,华北、西北、华南、西南这些地区增速表现尚可,各同比增长了46.19%、35.65%、26.37%和23.53%。
此消彼长之际,华东地区营收贡献率已降至64.85%。
多元化远未形成支柱
“重要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对利润空间造成了压缩”,片仔癀这样解释利润增速放缓。
片仔癀主要产品包括肝病用药(片仔癀、片仔癀胶囊剂、茵胆平肝胶囊)、心脑血管用药(片仔癀牌安宫牛黄丸)和其他用药(复方片仔癀系列)。
以第一大营收源肝病用药为例,2024年该业务收入增长18.98%至53.1亿元,营收贡献率49.22%。不过,这一增速大幅低于营业成本,后者同比增长79.98%至17.04亿元。
营业成本增长则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暴涨所致。
片仔癀锭剂、胶囊剂主要原材料包括麝香、牛黄、田七(三七)和蛇胆,这四种原材料成分占比分别为3%、5%、85%和7%。
2022年以来牛黄价格大涨,由43.5万元/公斤一路涨至2024年7月的165万元/公斤。
据康美中药网数据,天然牛黄近期市场价仍维持在160万元/公斤的高位。
这导致肝病用药毛利率大幅走低,2024年降至67.91%,相较上年同期减少10.88个百分点,创下有财务记录以来新低。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业务心脑血管用药在25Q1收入大幅下滑,同比下降了81.36%至2189.06万元。
这表明片仔癀安宫牛黄丸销量在大幅回落。
片仔癀自然知道单靠涨价并非长久之计,并早早开启了多元化。
2014年,片仔癀就提出了“一核两翼”发展战略,化妆品、日化被视为公司新的增长极。
只是如今10年过去,片仔癀化妆品业总盘子还不到公司营收1/10,远未形成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