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能源重大资产重组再折戟,淮南矿业曲线上市遥遥无期?

泡财经

淮河能源

发布时间:

2022-11-28 21:49:20

泡财经APP

【概述】

泡财经获悉,11月28日晚间,淮河能源(600575.SH)公告,8月21日公司接到淮河控股通知,鉴于近期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重要标的资产西部煤电集团下属煤矿项目公司中北公司和华兴公司先后被当地自然资源部门追缴矿业权出让收益的情况发生了重大不利变化,虽然淮河控股、淮南矿业及西部煤电集团针对上述事项进行了积极协调,但预计在短期内难以解决。该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导致中北公司色连二矿、华兴公司唐家会矿停产整改、被收回采矿权证或被行政处罚等,对其持续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及业绩表现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为切实保护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经审慎研究与协商,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没有实质性影响,不会对上市公司现有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也不会影响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

【科普】

淮河能源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物流贸易、电力业务、煤炭销售业务及铁路运输业务。

淮南矿业是华东地区最大煤炭企业、安徽最大国企,是中国企业500强和安徽省13家重点企业之一,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6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

上述两家企业实控人均为安徽国资委。

【解读】

根据8月21日淮河能源发布的《关于拟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提示性公告》,中北公司色连二矿、华兴公司唐家会矿分别涉及产能800万吨/年、900万吨/年,合计1700万吨/年,占淮南矿业(不含上市公司)煤炭合计核定生产能力7190万吨/年的23.64%;两个采矿权评估值分别为33.53亿元、29.35亿元,若这两个矿井被停产整改、被收回采矿权证或被行政处罚等对标的资产影响会非常大。

淮南矿业在重组之前是淮河能源的控股股东,淮河能源 “吸收合并淮南矿业”,实际上是曲线实现淮南矿业整体上市。

其实,这并非淮河能源首次筹划吸收合并淮南矿业,也并非首次重组折戟。早在2019年10月,淮河能源就曾策划吸收合并淮南矿业。不过,到了2020年7月,淮河能源表示,由于淮南矿业下属企业部分生产经营性资产涉及的土地、房屋等相关权属证明文件未能如期取得,且预计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决定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

今年2月7日,淮河能源再次宣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根据公告,淮河能源拟向淮南矿业全体股东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吸收合并淮南矿业。交易中标的资产作价409.34亿元,其中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的对价金额为388.59亿元,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式支付的对价金额为15.75亿元,以现金方式支付的对价金额为5亿元。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淮河能源2月7日-2月25日,区间大涨61.6%。而在8月21日淮河能源发布拟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告之后,8月22日-8月24日三日累计下跌16.99%。

淮河能源近些年来营收在百亿级规模,2020年资产总额也仅为176亿元。而淮南矿业则是华东地区最大煤炭企业、安徽最大国企之一,连续7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9月30日,淮南矿业总资产为1157.72亿元,同期,淮河能源总资产为168.91亿元,淮南矿业总资产相当于淮河能源的7倍左右。

此前曾有网友感慨,淮南矿业先是吃了皖江物流(原芜湖港),借壳上市,然后更名为淮河能源,再用淮河能源吃了淮南矿业,实现整体上市,这波操作很溜啊。但现在看来,淮南矿业曲线上市依然道阻且长。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2年前三季度,淮河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12.46亿元,同比增加26.9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3亿元,同比增长68.11%。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