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解读】ST鹏博士信披违规遭立案影响几何?A股年内立案公司数同比已翻倍

泡财经

*ST鹏博

发布时间:

2023-07-18 11:42:13

泡财经APP

财经获悉,7月17日晚间,ST鹏博士(600804.SH)公告,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鹏博士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目前,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和业务状况正常。

ST鹏博士遭到立案,或与此前业绩预告信披不准确,更正公告披露不及时有关。

此前上交所5月15日下发关于对ST鹏博士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据上交所,ST鹏博士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的差异幅度分别为50.91%、42.85%,影响了投资者的合理预期。同时,公司迟至2023年4月19日才发布业绩预告更正公告,更正公告披露不及时。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信披违规的监察力度。

7月12日晚间,9家上市公司被立案的消息“炸响”资本市场。中国重工(601989.SH)、首开股份(600376.SH)、太和水(605081.SH)、东方园林(002310.SZ)、上海凤凰(600679.SH)、兴源环境(300266.SZ)皆公告称收到了来自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另有三家ST公司——*ST日海(002313.SZ)、ST华铁(000976.SZ)、*ST京蓝(000711.SZ)也同时发布相关公告。

以上被立案的原因全部指向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第一财经根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今年截至到7月13日,沪深交易所已有60家A股上市公司收到了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而去年同期仅为33家。

从近期监管部门的动作看,对信披的监管日益严格,显示“零容忍”姿态。

7月12日遭立案的上市公司中,央企中国重工6月16日已经收到上交所2022年年报信披监管工作函,上交所要求公司补充披露在2022年新船价格上涨且钢材价格回落的背景下,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大幅高于2021年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北京市属国企首开股份立案调查则或是公司发布数据与业绩预告数据发生了较大差异有关。公司曾于4月29日发布《2022年度前期差错更正的专项说明》及《关于前期差错更正的公告》,对2021年12月31日前的相关会计项目进行了调整,其中公司未分配利润调减5422.17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调减42861.38万元,投资收益调减2361.38万元。上述公告发布后,公司随即收到上交所《工作函》。

利空影响下,7月13日,以上公司均录得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中国重工收跌1.96%、东方园林收跌1.73%、兴源环境收跌4.05%、首开股份收跌4.15%、上海凤凰收跌6.44%、太和水收跌9.39%。*ST日海、ST华铁和*ST京蓝跌停,但有意思的是,或因利空落地,此后ST华铁和*ST京蓝又迎来反弹,*ST京蓝连续两天上涨,ST华铁7月17日收涨3%。

不久前,ST鹏博士披露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增预告,其上半年业绩大增,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8983万元,同比增加34.66%左右。针对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鹏博士表示,主要系主营业务和非经营性损益两方面正向影响所致。公司营业收入增加,同时通过各项措施有效控制各项成本费用等,使得经营性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400万元。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