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9月27日晚间,ST安信(600816.SH)公告,公司收到上海银保监局出具的《解除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决定书》,根据验收情况,决定解除对公司采取的暂停自主管理类资金信托业务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公司将继续执行“限制向股东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配红利”的审慎监管措施。
【解读】
上海银保监局解除暂停自主管理类资金信托业务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加上国资入主,债务风险化解,安信信托未来或回归正常经营道路。
安信信托是沪市唯一上市的信托公司。资管新规后,随着金融去杠杆的加剧和监管政策的趋严,公司通道业务大幅萎缩,加上本身存在的业务激进扩张、自融、挪用资金等问题,2018年-2021年,公司连续四个会计年度连续出现重大亏损。因公司在前期信托业务中提供保底承诺,还引发大量诉讼。2020年4月底,安信信托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更名ST安信。
8月底,上海银保监局出具的《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决定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6 月,安信信托净资本风险控制指标不符合监管要求,控股股东国之杰不符合《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监管要求,上海银保监局决定采取审慎监管强制措施,责令控股股东国之杰1个月内转让全部股权,并限制参与安信信托经营管理。
8月30日,国之杰分别和上海砥安、中国银行股份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向上海砥安转让公司5.77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54%;向中国银行转让公司2.73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00%。
上海砥安由上海4家国企上海电气、上海国盛、上海国际、上海机场、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等联合发起设立。2021年7月,安信信托公告,拟向上海砥安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完成后,上海砥安将成为安信信托的控股股东。
随着风险处置的加快,安信信托基本消除了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半年报显示,目前风险化解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保底承诺案件撤诉6宗;已消除保底承诺732.69亿元,尚余保底承诺20.07亿元。而半年报披露的董事高超失联,加上实控人高天国离世、国之杰持股的出清,则显示安信信托几乎已经摆脱了高氏家族的掌控。
业内人士认为,国资入主,债务风险化解,安信信托未来将回归正常经营道路。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2年上半年,ST安信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23.21%,归母净利润为-8.86亿元,同比增长22.80%。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