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威合金称电池、组件不涉侵权,可正常出口美国

泡财经

博威合金

发布时间:

2022-09-05 22:30:06

泡财经APP

【概述】

泡财经获悉,9月5日晚间,博威合金(601137.SH)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获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行政法官初步裁决结果,初裁结果表明,公司产品不涉及侵犯ASGT公司专利权,并未违反《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的规定,且ASGT公司依据的专利权部分被认定无效,ASGT公司申请的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请求并未获得ITC批准,公司产品依然可以正常出口至美国。

【科普】

博威合金主营业务为新材料和国际新能源两大业务。新材料业务方面,公司致力于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国际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主要产品为多晶硅、单晶硅电池及组件。

【解读】

“337调查”主要涉及公司国际新能源业务,今日公告初裁结果表明,公司产品依然可以正常出口至美国,对博威合金来说是一则利好,有利于继续在美国市场开拓自身电池片及组件业务。

据博威合金2021年6月22日晚间公告,337调查是由Advanced Silicon Group Technologies公司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ITC提出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及销售的特定具有纳米结构的硅光伏电池、组件及其下游产品侵犯其专利权,请求ITC发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公司及子公司博威尔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博威尔特(美国)太阳能有限公司、Boviet Renewable PowerLLC,SanJose被列明为被申请人。

博威合金电池片及组件主要销往美国及欧洲。据其2021年财报,公司全资子公司康奈特下属越南博威尔特、香港奈斯、美国博威尔特、德国新能源及新加坡润源等五家控股公司,其中康奈特负责为越南博威尔特在中国境内采购硅片等原材料,越南博威尔特负责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美国市场的销售主要由香港奈斯的全资子公司美国博威尔特负责,欧洲市场的销售主要由康奈特全资子公司德国新能源负责,新加坡润源主要负责运营越南电站业务。

公司新能源业务正处于快速放量阶段,2022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9.87%至14.83亿元,在营收中占比22.32%,这里边光伏组件业务销量同比增长185%。期内,新能源业务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338.64%至9454.14万元,成为公司“抑制业绩下滑,并实现快速增长”的引擎。

博威合金将新能源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归为“博威尔特在北美市场坚持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提升了品牌价值;全球新冠疫情对物流运输的影响逐步减弱,越南至美国的海运费价格已经开始快速下行,降低公司销售产品的运输费用;随着双面组件201关税的取消,公司生产经营恢复正常,上半年太阳能组件销售量同比大幅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第一大主营新材料业务,占比营收73.87%,盈利能力仍处下滑态势。其中,棒、线、带业务实现净利润同比下降4.92%至1.46亿元,精密细丝实现净利润同比下降同比下降25.09%至3643.68万元。

产能方面,截至2021年,博威合金已完成电池片尺寸从166升级到可以兼容182/210项目的建设,同时将产能从原来的700MW提高到1GW。

布隆伯格新能源预期2022年全球新增光伏组件需求约238GW,比去年新增超30%,2024年将超过300GW,2029年将超过400GW。

中泰证券在其9月4日研报分析指出,从产业链供给来看,今年四季度多晶硅供应有望放量,上游原材料价格见顶信号明确,后续产业链价格下调预计将显著刺激光伏投资需求,行业景气度将持续;市场担忧组件环节竞争格局恶化,未来会出现价格战,我们认为无需过度担忧:1)光伏是一个高增长的市场,产业链各环节如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甚至辅材都有较多新进入者,需求增长是足以容纳新进入者的充分条件,在此情况下发生价格战的概率低;2)光伏产品是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除了低价之外,还有诸如渠道、品牌、售后、技术等壁垒,短期的低价策略难以打破这些壁垒。3)竞争加剧将催化转换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新的电池技术导入,推动整个产业链降本增效,进而进入需求增长的正循环,头部企业最先受益。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2年上半年,博威合金实现营收66.46亿元,同比增长33.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70.2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59亿元,同比增长110.39%。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