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4月29日晚间,四大行一起交出了2022年一季度的业绩。
工商银行(601398.SH)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68.58亿元,同比增长5.95%;实现净利润911.29亿元,同比增长5.60%。
农业银行(601288.SH)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59.49亿元,同比增长5.91%;归母净利润707.50亿元,同比增长7.42%。
中国银行(601988.SH)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11.18亿元,同比增长2.07%;归母净利润577.51亿元,同比增长6.97%。
建设银行(601939.SH)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887.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7%。
交通银行(601328.SH)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33.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3%。
【解读】
四大行一季度均录得增长,实现开门红。不过增速均低于2021年全年净利润双位数的增速,也低于一季度中小银行的平均增速。
四大行增速低于去年的原因主要为2021年是在2020年底基数的情况下实现的高增长。2020年的背景是中国金融系统实现了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
从目前已经披露一季报的银行看,绝大部分中小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双位数增长。其中南京银行、杭州银行、平安银行、苏州银行、宁波银行2022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在20%以上。
其原因可能在于中小银行去年同期业绩基数低。2021年一季度,受到债券市场表现走弱叠加2020年一季度投资收益高基数的影响,各行投资收益普遍同比下滑,而中小行又因其金融投资占比较高,导致投资收益波动对业绩影响较为显著。
3月30日,央行发布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银行业总体经营维持高景气,贷款总体审批和需求指数环比回升,其中制造业、基础设施、批发零售与房地产业贷款需求均环比上升,且小企业较大中企业上升更明显。民生证券认为,贷款增速回升,表明一季报业绩“稳”了。
东北证券研报称,银行是当前不确定环境中的确定。
东北证券认为,经济压力仍存+政策强有力的预期=相对收益: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且政策面坚定的情况下,一方面降准等工具可改善银行负债成本;另一方面当前主线尚未明朗情况下,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更多资金或将流入银行板块,带来相对收益。业绩优异+宽信用稳增长=绝对收益:业绩优异、资产质量达到近年最优水平成为大部分上市银行的主要特征。同时稳增长宽信用大逻辑下,看好后续各项政策的协同发力。银行业绩层面看好信贷以量补价;资产质量方面,宽信用将带来资产质量优化。
银行业的基本面与全社会实体经济息息相关,3月中下旬开始,国内多地受到疫情扰动。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晔林认为,尽管3月中下旬上海等地疫情对经济运行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疫情爆发时间距离一季度末时间较短,从实体经济到银行业的风险传导链条尚不完整,因此对于上市银行一季度业绩的冲击相对可控,预计整体业绩表现依然稳健向上。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疫情等因素会对上市银行一季度业绩带来一些压力,但也应看到,疫情均在一季度末期开始反复,因此不会完全影响上市银行一季度业绩的整体走势。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