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的春天,要来了?

古东管家

中国电建

发布时间:

2025-07-22 21:04:36

泡财经APP

5座水电站,千军万马来相见!

7月22日,计划总投资1.2万亿的超级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给资本市场带来的热度还在持续提升。

上午开盘,多只概念股涨停,其中,中国电建(601669.SH)喜提第二个一字板,总市值再次站上1000亿元大关。

从量能看,买方力量非常强势,当日涨停板最高封单额近110亿元,是成交额的1000多倍,市场看多预期较强。

而它上一次涨停,还是在2022年2月7日,距今已1247天。

一个消息,股价两连板,中国电建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中,到底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中国电建前身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1月30日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和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201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单论水利电力建设一体化(规划、设计、施工等)能力和业绩的话,中国电建稳居全球第一。

截至2024年末,公司承担了我国65%以上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施工任务,占有全球50%以上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市场,承担了我国80%以上的河流规划及大中型水电站勘测设计任务。

据新华社消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规划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

其中,工程建设领域的投入占大头,约为总投资的50%-60%,即6000亿-7200亿元。

中国电建是国内水利水电建设龙头,光大证券测算,按15-20年建设期计算,中国电建每年有望获取218-291亿元的工程量,约占公司2024年新签合同额的1.7%-2.3%。

这个占比,看起来并不大,但对中国电建来说,意义重大。

首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建设规模世所罕见,假定每年获得200多亿的工程量,整个建设周期下来总量也差不多到3000-4000亿元规模,差不多能占到中国电建2024年全年营收的一半以上,且贡献的是持续的业绩增量。

其次,注册制后A股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目前已经逼近6000家,即便作为巨无霸央企,也需要通过更多“被看见”,充分向资本市场传递自身价值

这种超级大工程市场关注度远超普通项目,最近几天霸榜各平台热搜就是例证,中国电建作为重要的参与建设方获得的曝光量将远超过往。

从股价表现来看,在此轮涨停之前,中国电建已经开启了一波缓慢升势。

自4月7日低点起涨至7月20日,区间涨幅近20%,此后两个一字板,估值进一步抬升。

从业绩表现来看:

过去十年,中国电建的营收规模始终都在稳健地逐年攀升,从2015年的2109亿元,上涨至2024年的6346亿元,10年,翻了3倍。归母净利润从2015年的52.36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120.15亿元,翻了1倍还多。

2015年1月5日,中国电建的总市值为1054亿元,2024年12月31日收盘,其总市值为918亿元,相较于10年前,市值不升反降。

如此看来,市值的增速,没有跟上业绩的增速,很明显估值错配。

即便最近两个交易日连续一字涨停,总市值重新站上1000亿元,相较于业绩表现,中国电建估值还是偏低。

为什么市场没有给到中国电建更合理的估值?

几个方面的原因:

1、盈利能力下滑:近十年营收增速显著大于盈利增速,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滑7.2%,2025年Q1归母净利润降幅扩大至12.03%,使得投资者对其持续盈利能力产生担忧。

2、现金流压力大:公司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5.19亿元,自由现金流长期为负,2020-2025年一季度累计自由现金流-505.07亿,现金流不稳定且整体承压,让投资者对公司的资金状况和偿债能力产生疑虑。

3、资产负债率高:公司资产负债率近年长期维持在77%以上,流动负债逐年增加,到今年一季度末为629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超50%,高负债率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使得市场对其估值有所压制。

不过,这些问题,也不必过分担心。

过去五年,中国电建核心战略在于推动一场深刻的业务转型:从以传统基建为主导,坚定而稳健地转向聚焦清洁能源领域。

2024年,公司以新能源为主的战新产业营收贡献超40%、投资占比近50%、新签合同额占比超50%,公司已建在建新能源、储能等战新项目装机 4742 万千瓦,投运 2263 万千瓦。

国际市场同步经历结构性优化。

传统基建项目占比下降,高端新能源项目占比提升。境外电力、新能源新签合同额连续七年名列对外承包行业中资企业前茅,电力、新能源营收稳居对外承包行业第一

2024年全年新签国际业务合同额2,239.57亿元,同比增长4.08%,占公司新签合同总额的17.62%,新生效合同额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国际业务营业收入906.28亿元,同比增长11.43%,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14.35%。

尽管净利润短期承压,但成长韧性还是很强。

这一点,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可以佐证。

1~6月,中国电建新签合同额达6866.99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5.83%。其中,新签水电项目576个,新签合同金额1004.55亿元,同比增长66.67%;新签抽水蓄能项目292个,新签合同金额413.81亿元,同比增长12.14%。

总体来看,中国电建过往的业绩安全垫是足够厚的,行业龙头的品牌溢价也很明显,这次借雅下工程开工启动东风顺势涨一涨,也是对前面低估值的修复。

中国电建的春天,就要来了。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