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2月8日晚间,百合股份(603102.SH)发布公告称,公司监事郑志海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0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4688%。公司股东广发信德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等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92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监事郑志海持有公司1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9%,广发信德持有公司股份25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91%,上述股份全部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持有的股份,于2023年2月7日起上市流通。
2022年1月25日上市以来,百合股份股价累计下跌15.04%。
百合股份主要从事营养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生产的营养保健食品涵盖软胶囊、硬胶囊、片剂、粉剂、口服液、滴剂、瓶装饮品及袋装饮品等多种剂型,从产品类别来看,公司产品主要分为骨骼健康、基础营养、男性健康、女性健康、心脑血管、婴幼/儿童/青少年健康、中老年健康等类别。
财报显示,2018-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从5.07亿元增长至6.62亿元,净利润从7433.47万元增长至1.48亿元,呈现出相对稳健的发展态势。2018年-2021年,百合股份合同生产业务收入分别为 3.43亿元、3.57亿元、4.36亿元和 2.3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 68.44%、72.18%、76.40%和 77.90%,为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然而,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10.47%;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9.59%;扣非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2.08%。
业内人士指出,百合股份产品原材料主要由明胶、鱼油、硫酸软骨素、磷虾油、大豆分离蛋白、DHA 藻油、蜂胶等构成,公司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例超过7成,因此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对公司成本影响较大。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速度过快,公司产品提价幅度超过了下游客户的承受能力,导致产品销量下降或被迫降低提价幅度,或者原材料价格过快下跌,导致公司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公司的经营业绩将受到影响。
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曹正表示,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品牌的认可度是他们购买产品的首要条件,保健食品企业过于依赖为大品牌代工,毛利率很难达到行业平均水平,加大自主品牌产品创新和客户拓展,才能成为未来保健食品市场的中坚力量。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