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斯达半导(603290.SH)4月27日晚间披露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66.96%;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101.54%;基本每股收益0.89元。
【科普】
斯达半导是国内IGBT功率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在IGBT模块供应商全球市场份额中排名第8,成为世界排名前十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
IGBT是一种复合功率半导体器件,是功率半导体里高壁垒和高景气的黄金赛道。功率半导体是电子电力控制的关键器件,应用场景广泛。近年来,功率半导体的应用领域拓展至新能源、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变频家电等诸多市场。
【解读】
斯达半导一季度维持去年高增速,实现净利同比增长101.54%,环比增长14.71%。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归股东净利润3.98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20.49%。
公司销售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是一季度净利增长主因。
斯达半导下游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行业景气度持续,公司自建模块封装产能提升,带来的业务量提升。
2021年,公司IGBT模块销量878万只(同比增加67.85%)实现营收15.95亿元(同比增加74.99%),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4%以上,毛利率37.14%(同比增加5.15%)。
其中,车规级IGBT合计配套超过60万辆新能源汽车,A级及以上车型配套超过15万辆。按照乘联会公布的2021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328.8万辆,A级以上201万辆,中航证券假设斯达半导IGBT模块大部分销售额在国内,则国内搭载率约18.2%,A级以上车型搭载率约7.5%。
斯达半导目前在手订单约3.5亿元,西部证券认为,公司业绩有望于2022-2023年逐步释放。公司将持续拓展A级车IGBT提升竞争力,随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长,营收规模预计持续扩大。
斯达半导约有545万IGBT产能,其没有自己的芯片制造厂,主要是找华虹、上海先进等外协厂商代工生产。目前,公司正在向IDM模式(有芯片设计也有晶圆生产)转变。
此外,公司先后将分别投入15亿元用于高压特色工艺功率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5亿元用于SiC(碳化硅)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7亿元用于功率半导体模块生产线自动化改造项目,预计项目达成后将形成年产30万片6英寸高压特色工艺功率芯片、年产6万片6英寸SiC芯片、新增年产400万片的功率半导体模块的生产能力。
新能源汽车或将是未来IGBT和SiC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
目前,IGBT供需缺口依然巨大。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我国IGBT行业产量将达到0.26亿只,需求量约为1.32亿只;预计2022年我国IGBT行业产量将达到0.41亿只,需求量约为1.56亿只,国内自给率目前不足20%。
需注意,IGBT市场集中度高,国内高铁IGBT芯片市场被日本三菱所垄断,车用IGBT的芯片则是被德国英飞凌垄断。
过去四年IGBTCR5的全球市占率基本在65%-70%,国内IGBT龙头斯达半导全球市占率仅2.2%。华安证券认为,庞大的本土下游需求叠加国产替代浪潮下,国内优秀IGBT公司,将迎来未来5-10年的黄金发展机遇期。
【相关公司业绩近况】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7.07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77.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8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120.49%。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