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1月5日晚间,海利生物(603718.SH)公告,公司近日收到上海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上海证监局2023年对公司开展双随机现场检查,发现公司存在违规问题。上海证监局决定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管理措施,下一步将根据正在开展的专项核查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决定对公司时任董事长张海明、张悦等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公司收到警示函与算错业绩有关。公司财报出现低级错误,在A股极为罕见。
此前2023年10月27日晚间,海利生物发布公告称,发现前期披露的定期报告存在部分会计差错,现根据有关规定,对2023年半年度报告及以前部分年度中的相关财务信息进行更正。更正后,海利生物上半年的净利润从4467.91万元增至超8000万元。
据悉:
2023年上半年,海利生物出售全资子公司山东海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上海彩音生物科技有公司100%股权,清算、注销全资子公司上海牧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利生物在合并层面将部分处置收益直接计入未分配利润,未计入投资收益,造成2023年半年报披露投资收益少计4,390.56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利润总额的88.47%。此外,海利生物未将上述三笔业务产生的投资收益计入非经常性损益,造成2023 年半年报披露扣非后净利润多计713.17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扣非后净利润的20.92%。
2023年上半年,海利生物子公司杨凌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凌金海”)向天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康制药”)协议转让两项技术,并确认技术转让收入900万元。截至现场检查日,上述两项技术资料尚未交付天康制药使用,海利生物2023年半年报披露营业收入多计900万元,影响利润总额多计900万元,占当期报告记载利润总额的18.13%。
此外,海利生物还存在2021年半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少计关联方借款利息的问题。
海利生物注册地在上海市,于2015年05月15日上市。海利生物主营业务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动物生物制品的研产销,主要产品以猪用疫苗为主;二是“人保”领域。其在2018年6月全资收购的人用体外诊断试剂研究、开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科技企业上海捷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门生物”),是海利生物公司另一主要业务收入、利润来源。
海利生物此前称,公司深刻认识到在财务和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由此给投资者造成的不便,公司深表歉意,敬请广大投资者谅解。公司将以本次更正为契机,查找不足,吸取教训,今后要大力提高财务工作水平,加强定期报告的编制工作,努力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