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芯中科披露业绩变脸前夕,实控人家人旗下私募减持超35亿元

泡财经

龙芯中科

发布时间:

2024-01-30 19:11:31

泡财经APP

2023年12月8日晚间、24年1月27日晚间,龙芯中科(688047.SH)连发两则《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鼎晖华蕴、鼎晖祁贤、中科百孚和横琴利禾博四位IPO前股东累计完成减持51.8亿元。

24年1月29日晚间,龙芯中科公告预告23年业绩“暴雷”——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由盈转亏,为-3.1亿元左右。

那么,这几位IPO前股东是否违规减持呢?

中科百孚减持前持股比例为12.88%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24年1月18日,中科百孚进行了最近的一笔1,591,493股的减持——距离公司披露业绩预告已超过10天。

另外,22年出台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8号——股份变动管理》仅针对董监高在业绩预告前的减持进行规定。

本轮提前“开溜”的4位股东均为私募基金,并非董监高,且最后一笔交易在业绩预告披露10天前,似乎打了规则的“擦边球”。

但是,如果4位私募股东提前获知龙芯中科业绩暴雷的消息,进行“避险”,仍有可能违法违规。

公开信息显示,鼎晖华蕴、鼎晖祁贤、中科百孚三支私募均系龙芯中科实控人胡伟武之兄弟应伟旗下。

那么,应伟是否提前知晓龙芯中科业绩暴雷情况?或许需要监管下场调查。

无论如何,中小投资者成为最“受伤”的人。1月30日,业绩预告披露次日,龙芯中科暴跌7.95%。

1、实控人兄弟名下私募怒赚超35亿元

龙芯中科招股书显示:

应伟系龙芯中科的实际控制人胡伟武之兄,同时为中科百孚、鼎晖华蕴穿透至自然人后最终受益人之一。

鼎晖祁贤与鼎晖华蕴同为上海鼎晖百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私募股权基金。龙芯中科实际控制人胡伟武之兄弟应伟担任上海鼎晖百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职务。

也就是说,至少可以确认鼎晖华蕴、鼎晖祁贤、中科百孚这三支属应伟旗下。

这三支私募本轮累计套现35.45亿元。

上市公司遭遇巨亏,私募股东却可以套现数十亿,应伟与胡伟武算得上“中国好兄弟”。

2、连续五年“诡异”盈利

诡异的是,在2023年以前,龙芯中科连续五年“诡异”盈利,从未亏损

这五年,恰好贯穿公司上市前后的招股书报告期和上市后限售期。

2021年,龙芯中科递交了招股书,2018年到2020年即招股书的报告期。这三年龙芯中科营业收入分别为1.93亿元、4.86亿元和10.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0.33万元、1.93亿元、7,179.85万元。呈现高增状态。

2022年6月24日,龙芯中科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60.06元/股,首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24.6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为24.2亿元。

2021年和2022年,龙芯中科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和5,175.2万元。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同比下滑78.15%,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但仍然保持盈利状态。

也就是说,在2023年以前,龙芯中科长达五年从未亏损。

吊诡的是,2018年到2021年,龙芯中科归母净利润从790.33万元增长到了2.37亿元,然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却从2,286.06减少到383.91万元。

没有真金白银的经营现金流支撑,龙芯中科是如何实现利润高增长的呢?

此外,2022年底,龙芯中科应收账款为6.47亿元,存货为7.46亿元,均同比大幅增长,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仍有应收账款5.36亿元,存货则达到了9.38亿元。

也就是说,公司业绩的增长,主要是靠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形式存在。

这样看,龙芯中科2023年以前,特别是上市以前的业绩,很有可能是被“美化”过的.待上市前股东完成套现,公司业绩变脸暴雷也就不奇怪了。

3、未来或仍有大股东减持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鼎晖华蕴、鼎晖祁贤、中科百孚和横琴利禾博当初抛减持计划时都非常坚决,而今中科百孚和横琴利禾博未完成全部减持计划。

2023年6月27日晚间,上市一年的限售期刚过,龙芯中科即公告:

持股12.88%的第三大股东中科百孚拟减持5.75%;持股9.02%的第四大股东横琴利禾博拟减持4.03%;持股7.58%的第六大股东鼎晖祁贤及其一致行动人鼎晖华蕴拟减持3.39%。

目前,鼎晖祁贤及其一致行动人鼎晖华蕴已经按照计划完成了占总股本3.39%的顶格减持。

然而,中科百孚减持比例只有5.40%,横琴利禾博减持比例为4.016530%,未完成减持全部计划。

即未来龙芯中科仍有可能面临大股东减持风险。

(本文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等)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