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8月2日,A股超导概念活跃,西部超导(688122.SH)冲高回落,盘中最高涨9.43%,收涨0.53%。
消息面上,今年7月份,韩国团队发表了两篇论文,宣称成功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室温常压超导体——改性铅磷灰石晶体结构(LK-99),轰动全球,但随后也受到各方质疑。8月2日,该研究团队的成员表示,论文存在缺陷,系团队中的一名成员擅自发布,目前团队已要求下架论文。
目前全球范围内多家实验室都进行了对LK-99的重复试验。在韩国团队LK-99的两篇论文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公开约一周后,有三篇与LK-99相关的新论文公开,分别由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以及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员西尼德·M·格里芬(Sinéad M. Griffin)完成。
西尼德·M·格里芬表示,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他发现LK-99模型存在超导体家族中高转变温度的共同特征。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论文也进行了理论计算,从计算结果来看,LK-99有室温超导的可能性;不过也表示从能带的角度,只是给出了一些解释,但不是证实,并指出“理论和实验还是有gap(区隔)的”,“只能说,它有(室温超导)这种几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则对合成的LK-99进行了检测,发现它的室温电阻不为零,也没有观察到它发生磁悬浮,论文中指出上述材料表现出的特征类似半导体,而非超导体。
可见,LK-99是否真能实现室温常压超导还未可知。
浙商证券介绍,超导体不仅在临界温度下具有零电阻特性,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常规导体完全不具备的电磁特性,因而在电气与电子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情况下都是将超导材料加工成线材及块状材料等形态,应用于相关设备。超导技术及材料可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电力机车的牵引供电变压器、超导储能系统(SMES)、储能飞轮、电力传输线缆等。实现室温超导一直是科学家们的梦想,若能成功实现,将极大地拓展了超导技术的应用领域,引发一次科学和工业领域的革命也不为过,从能源传输到交通运输,再到医疗设备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将获益。
西部超导主要从事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和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有三类,第一类是高端钛合金材料,包括棒材、丝材和锻坯等;第二类是超导产品,包括铌钛锭棒、铌钛超导线材、铌三锡超导线材和超导磁体等;第三类是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包括变形高温合金、铸造和粉末高温合金母合金等。
公开信息显示,西部超导公司的超导产品可以应用于量子计算机,公司生产的量子计算机用NbTi超导线缆性能指标已满足客户要求。
今年第一季度,西部超导实现营业收入9.22亿元,同比增长3.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减少3.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4亿元,同比减少4.08%。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