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8月31日,A股OLED概念活跃,莱特光电(688150.SH)收涨4.47%。
OLED即有机发光显示技术,目前OLED屏幕在手机市场为主流。
消息面上,据中国商务部转载有关报道,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OLED出货量将超韩国。UB Research 28日发布《第三季度OLED市场跟踪报告》称,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含折叠手机)的OLED出货量将超过韩国,在销售额方面, 因中国公司产的OLED比韩国产的更低价,故韩国在2027年之前都将占据领先地位。但中国内需市场庞大,且政府支持力度大,技术水平逐渐提升,到2028年,出货量和销售额都有可能被逆转。
兴业证券称,OLED市场规模有望恢复增长态势,需求端多领域渗透率提升。根据Omdia,OLED在中小尺寸市场份额2021年已经超过LCD;2022年OLED市场规模为424亿美元,预计2022-2027年OLED市场规模和出货面积CAGR分别为6%和13%。下游应用中,手机仍占最大份额,预计2026年渗透率超过60%;移动电脑、显示器、车载、TV端出货量有望快速增长。OLED供给端产能逐渐向国内转移。根据TrendForce,中国OLED产能在2018年前占全球不到10%,2023年上半年达43.7%,产能飞速扩张。2023年上半年京东方/维信诺/华星光电/深天马分别有3/2/1/2个G6柔性OLED面板厂,同时积极布局更高世代产线。国产OLED出货量和市场份额也在持续提升。
莱特光电主营OLED有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是OLED终端材料和OLED中间体。
去年以来,莱特光电业绩持续承压。
2022年,莱特光电实现营收2.80亿元,同比下降17.84%,主要系本期下游终端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公司OLED有机材料销量同比下降以及RedPrime材料老产品价格下调所致;归母净利1.05亿元,同比下降2.28%。
今年第一季度,莱特光电实现营业收入7043.84万元,同比下降5.39%,净利润2352.01万元,同比下降27.03%。
今年上半年,莱特光电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同比下降6.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74.32万元,同比下降23.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30.27万元,同比下降26.71%。
莱特光电覆盖国内主流OLED面板厂商,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和辉光电、天马、信利等。从行业来看,过去一年,一众面板龙头因价格下跌而陷入业绩低谷,步入2023年,全球电视终端市场需求依旧疲软,伴随着各大面板厂商通过动态控产,价格才有所反弹。虽然各家上半年的情况仍不容乐观,但二季度有了回暖趋势,部分企业第二季度盈利扭亏。
展望未来,Wit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美炳认为,三季度末面板行业能否走向盈利还需要观察。如果三季度没有达到盈利拐点,那可能要到明年二季度才会到来。明年二季度下游厂商库存消化完之后需要采购,这时面板厂商和下游厂商在价格上有博弈的空间。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