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2月6日,A股医药板块活跃,首药控股(688197.SH)收涨11.04%。
消息面上,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以下三大发展主线,从科技创新、扩大内需、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均提及医药板块。主线一: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会议指出,“打造生物制造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主线二: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会议强调,“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健康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主线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会议指出,“放宽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
光大证券表示,受到海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行业政策及其他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生物医药板块处于历史低位。截至2月2日,医药行业PE(TTM)22.39倍,处于较低估值水平。参考历史估值,光大证券认为未来估值下降空间较为有限,具备较高投资价值。建议关注创新驱动、国产替代、品牌龙头三条投资主线以及有望受益于需求扩容实现长期稳健发展的血制品板块。
首药控股是一家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小分子创新药企业,研发管线涵盖了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肝细胞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白血病等重点肿瘤适应症以及II型糖尿病等其他重要疾病领域。
公司23年全年亏损1.84亿。公司称:
2023年,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深入实施,多层次产业政策不断落地。面对创新药物行业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等竞争要素加速变化的大环境,公司坚持高质量、高效率做研发的战略定位,一方面,全力推进核心管线的注册临床研究,本报告期内SY-707、SY-3505、SY-5007等相继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分别处于pre-NDA沟通交流、关键性Ⅱ/Ⅲ期临床阶段;另一方面,继续探索前沿新靶点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前沿化合物,提升全链条自主研发能力,着力强化研发技术平台建设和科研人员团队建设。随着自研管线不断推进,临床及临床前试验服务、试验材料等支出进一步增加,2023年度研发费用同比提高,而年内实现的营业收入主要系合作研发取得的里程碑收入,规模相对较小、暂无法覆盖本报告期内的研发及运营投入,综上,公司2023年度未实现盈利。
(本文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等)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