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3月16日晚间,久日新材(688199.SH)公告,终止投资建设年产32300吨光固化材料及净水剂建设项目;拟投资建设18340吨/年光固化材料及光刻胶中间体建设项目、年产2500吨光固化材料改造项目,投资金额2.2亿元,资金来源拟为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
公司表示,原项目拟投建的产品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叠加近两年外部大环境影响,公司暂缓了原项目的推进。目前原项目仍处于前期阶段,尚未开始建设,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公司综合目前所处的外部环境,并结合公司产品战略和现有业务经营情况,根据市场需求,对原项目重新进行了规划调整,决定终止原项目的投资建设,并结合公司发展和规划,在原项目计划所在的山东久日厂区内东侧58亩土地上投资建设新项目。
近期,光刻胶概念活跃,光刻胶概念股大涨的源头是一则传闻。3月8日,业内传出消息称,日本某光刻胶大厂已经执行美国“实体清单”的限制要求,对中国大陆某存储晶圆厂断供了KrF光刻胶。
公开资料显示,光刻胶是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所必需的关键材料,帮助将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衬底表面,其产品水平直接影响芯片制造水平。国联证券表示,光刻胶具有高壁垒、高价值量等特点,根据TECHCET数据,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达到23亿美元,同比增长7.5%,2025年超过25亿美元。
当前国内光刻胶市场规模增长迅猛,但光刻胶的国产化率却极低,日美企业占据约70%份额。具体来看,低端的中g线/i线光刻胶自给率约为20%,中高端KrF光刻胶自给率不足5%,而高端的ArF光刻胶则主要依赖于进口,是国内半导体的卡脖子技术之一。如若日本大厂断供KrF光刻胶的消息属实,那意味着我国光刻胶的国产替代形势更加紧迫。
目前,国产g/i 线光刻胶供应商主要有晶瑞电材(苏州瑞红)、彤程新材(北京科华),总体在全球市场份额约10%;在KrF光刻胶方面,国内的彤程新材(北京科华)、上海新阳、晶瑞电材(苏州瑞红)、徐州博康(华懋科技持有约26%股份)等都有布局,但实现量产供货的却不多,整体市场份额不到1%。在ArF光刻胶方面,国内的南大光电、晶瑞电材(苏州瑞红)、彤程新材(北京科华)、上海新阳、徐州博康(华懋科技持有约26%股份)等也都有布局,但没有实现大批量量产供货。
半导体行业最近也迎来政策利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2日在北京调研集成电路企业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刘鹤指出,集成电路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枢纽,关系国家安全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用好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力量。
久日新材是全国产量最大、品种最全的光引发剂生产供应商。其子公司大晶信息年产600吨光敏剂PAC已于2022年5月31日投料试生产,目前生产工艺路线已经成熟,掌握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且已与多家下游光刻胶企业达成送样意向,有望于2023年开始贡献业绩。
2022年,受国内房地产等行业低迷,同时叠加疫情、全球通胀问题及俄乌冲突所导致的能源成本上行,公司海外客户生产需求受到较大影响,光引发剂需求有所回落,产品价格也有所下降。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2亿元,同比增长24.31%,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减少2.20%,扣非净利润0.81亿元,同比增长12.25%。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