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寒武纪,藏不住了?

泡财经

寒武纪

发布时间:

2025-04-20 18:16:06

泡财经APP

成立十年,寒武纪(688256.SH)终于盈利了!

4月18日晚间,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亏损同比减少46.69%,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连续盈利,利润分别为2.72亿元、3.55亿元。

如果深入研究寒武纪的财报,会发现更多亮点:

1、主营业务实现盈利。

事实上2月27日晚,寒武纪就披露了2024年业绩快报,数据与年报相近,但资本市场不买账,次日股价大跌7.61%。寒武纪2024年的业绩改善大量靠的是“信用减值损失转回”这样的非经常性损益,即调整此前计提的应收账款实现增利,全年主营业务实际亏损8.65亿,第四季度还亏了249.83万。

不过,到了今年一季度,寒武纪的盈利已是实实在在,主营业务利润达到2.76亿。

2、营收连创新高。

2024年第四季度寒武纪营收9.89亿元,同比增长75.51%,创出单季新高,今年一季度又增长到11.11亿,再创新高。说明趋势很好,公司业务量越来越高。

3、二季度营收数字会进一步爆发。

寒武纪今年一季度末存货达到27.55亿元,是去年同期21倍,预付款同比大增475%,应收账款大增48.82%。说明公司在大规模流片、出货。二季度会形成业绩转化。

寒武纪24年三季度末存货10亿,下个季度营收9.89亿;四季度末存货17.74亿,下个季度(就是25年一季度)营收11.11亿。

现在一季度末存货超27亿,到二季度营收会达到多少?

寒武纪增长的逻辑是什么?

除了多年研发投入终于“修成正果”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国产替代+大厂AI“军备竞赛”。

美国2022年就宣布高端芯片出口管制,英伟达部分产品在限制之列。美国芯片禁令下,目前寒武纪思元590(性能达英伟达A100的80%)成为“备胎首选”。

今年4月,英伟达连向中国市场定制的H20都被美国限制了。可以预见,寒武纪产品短期内需求会更加旺盛。

寒武纪的主要客户包括阿里,百度,字节,腾讯等。去年以来,科技大厂掀起AI军备竞赛,今年2月,阿里更是宣布未来三年在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入将超过去十年总和。机构预测,国内互联网巨头们有数十万台的AI服务器需求,短中期市场空间可达千亿元人民币。

根据《证券时报》此前报道,寒武纪思元590在2024年下半年通过互联网大客户的测试,2025年正是加速出货期。

不过,当前寒武纪仍有隐忧。

1、竞争越来越激烈。

华为昇腾910B已实现量产,实测性能超寒武纪10%,且生态更完善。海光信息正在研发的“深算三号”宣称有望追平英伟达。

寒武纪的业绩爆发,究竟是巨头“临时采购”,还是长期技术认可?仍有待时间考验。

2、客户集中度太高。

寒武纪前五大客户贡献了94.63%的收入,第一大客户直接贡献了79.15的收入。这个风险太大了。现在阿里、百度等科技大厂也在自研AI芯片,一旦客户自研成功,寒武纪订单会断崖式下跌。

3、财务压力依然巨大。

虽然业绩爆发,但寒武纪的短期财务状况依然没有改善。

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均为负,分别是-16.18亿元和-13.99亿元。

2024年公司账上现金19.72亿,同比减少一半,2025年一季度更是减少到6.38亿。

公司的研发费用极高,常年超过营业收入,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高达2.72亿,目前公司的现金状况只能支撑两个多月的研发投入。

寒武纪必须尽快改善财务状况,将订单落实为真金白银的现金,否则一旦影响到研发节奏,在激烈的创新竞争中落了下风,就意味着失去未来。

最后,虽然实现盈利,但寒武纪的估值依然太高。

目前公司总市值接近2800亿元,业内最成熟的英伟达,最近一年平均市盈率54.39倍。也就是说,对标英伟达,寒武纪年盈利要达到51亿元,才算匹配当前市值,单季净利润还要再增长到3倍以上。

还有一个问题:

当前,AI芯片国产替代的创新层出不穷,一旦中国在全产业链上实现了赶超,届时AI芯片还稀缺吗?参考当前的新能源车,会不会卷成白菜价?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