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微电生理-U(688351.SH)10月18日盘中涨停,已连收3个涨停板,3日累计上涨72.71%。截至收盘,该股报25.51元,换手率27.09%,成交量1693万股,成交金额3.99亿元。
【科普】
微电生理是一家专注于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解读】
今日(10月18日)早盘,医疗次新股微电生理-U拉升封板,再获20cm涨停,截止午间收盘成功录得3连板,报25.51元/股。自大盘反弹以来(10月11日)至今,累计整体飙涨近87.6%,总市值120亿,成为近期较为强势次新股。
据悉,微电生理-U于8月31日登陆科创板,发行价为16.51元。上市首日,公司股价开盘即破发,当日跌幅收近20.4%。此后股价小幅反弹后走低,于9月26日一度跌至11.71元,较发行价下跌近四成。
不过,自9月下旬一度探底后,微电生理-U开始大幅拉升模式,且于近日加速飙涨。截至今日收盘,近11个交易日反弹中累计上涨116%,成功收复此前破发跌幅,还较发行价上涨近54.51%。
消息面上:
近日,福建省药械联合采购中心发布《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这是首个心脏电生理医用耗材联盟集采。
此次集采中,利好因素包括:引入了保底中标规则,以避免企业非理性竞标;限价较高,基本与目前市场价基本持平;国产企业成本压力更小。有分析认为,利好超出市场预期。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以销售收入计算,2020年中国电生理器械市场的前三名均为进口厂商,其中,强生以30.30亿元销售额独占58.8%的市场份额;其次是雅培和美敦力,分别占比21.4%和6.7%,三者合计市场份额超过85%。有观点指出,可以预期的是,在部分低端品类(二维产品)上,本土企业有望通过这一次集采加速扩大市场份额。
种种利好催化也让微电生理-U站上风口。
此外,近日前期一度超跌的医疗器械板块活跃。9月27日以来,同花顺医疗器械板块指数累计上涨25.27%。消息面上,今年9月,顶层会议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明确提到对医院在“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的支持。
据了解,微电生理-U是全球市场中少数同时完成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布局的厂商之一,也是首个能够提供三维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解决方案的国产厂商。公司突破并掌握了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相关的核心设计与制造技术,主要包括高精度定位导航技术、心电微信号采集处理及分析技术、三维心腔快速建模算法、导管定位及可视化技术、CT/MRI图像处理技术、术前术中图像融合技术、双磁定位传感器精密装配技术、压力感知技术、高密度电极技术、微孔均匀灌注技术、射频消融及多通道温度传感技术、冷冻消融智能控制及多通道温度传感技术等,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优势。
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微电生理-U仍处于亏损状态,扣非已经连亏4年。
2019年至2021年,微电生理-U营业收入分别为11,743.93万元、14,128.66万元、19,002.9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512.89万元、574.19万元、-1,197.4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12.89万元、574.19万元、-1,197.4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4.02万元、-1,597.55万元、-2,962.59万元。
2018年,微电生理营业收入为8,421.78万元,净利润为-167.2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7.2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8.15万元。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