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深交所网站显示,湃肽生物创业板IPO中止。
说实话,光凭一个“肽”字,湃肽生物若真能成功上市,势必会获取超高估值。因为“肽”是当红炸子鸡“减肥药”的原料,如今A股减肥药有多疯狂?
可上市之后呢,很有可能化身镰刀。
因为它的基本面支撑不起性感的概念。前5大客户有4个是自家股东,其中两个还是突击入股。也就是说,股东助力公司上市,上市后股东身价暴增。关联交易过于明目张胆,如果这样合理,未来又有多少公司会效仿?
我们先来看公司是做什么的。
湃肽生物虽冠以多肽原料龙头之称,但行业格局较为分散,在多肽化妆品原料仅占6.9%的份额。
公司下游主要为化妆品以及医药,医药这块能沾边减肥药,但占比不高为17%。营收主要由多肽化妆品原料贡献,占到65%。科普一下,多肽其实就是大家常听到的胜肽,用于抗衰。
2020、2021、2022年湃肽生物分别实现营收0.86亿、1.43亿、2.15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0万、3852万、7169万。
业绩之所以高增,是因为前五大客户出大力。期间,公司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分别为4833万、7861万、1.28亿。前五大客户对应的销售收入增速基本与公司营收增速同步。
但暴露一个隐患,湃肽过于依赖大客户,报告期间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占比分别为56%、55%、60%。一旦丢失,影响力不小。
还有更离谱的是,这些客户竟都是“自家人”。
2022年仅第一、二大客户珀莱雅(603605.SH)、华熙生物(688363.SH),就给湃肽带来1亿订单,贡献46%的营收。而他们正是在2022年突击入股成为公司股东,共持股6.55%。并且他们当年给湃肽的订单远胜于前两年,究竟是需求自然增长还是存在猫腻,关键是华熙严格意义上还是湃肽的竞争对手。
另外,第3大客户久谦化工、第4大客户华润双鹤也是湃肽股东,其中华润双鹤直接持有公司25.29%股份,位列第一大股东。
当真是双赢,我给你订单,你让我入股,偏偏发生在上市前夕,火速实现身价倍增。
接着来看看湃肽上市目的是什么?
上市嘛,无非是缺钱,湃肽打算IPO募集12亿资金。其中9亿用来投建多肽项目,1亿用来研发,2亿用来补流。
问题来了。
第一,2亿补流,可湃肽缺钱么?
2021年、2022年资产负债率仅11.35%、12.79%,偿债能力十足。
另外,2021年、2022年湃肽投资收益分别为353万、798万,按照公司说法,这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根据招股说明书,2022年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已经达到4.6亿,也就是说超过4亿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闲钱不少呢。
第二,1亿搞研发,可湃肽重视研发么?
2020-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181万、1713万、2045万,看似增长,但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13.70%、11.99%、9.52%。在2021年,销售费用甚至略高于研发费用,2022年研发费用虽然反超,但仅仅超过两百多万。
第三,9亿用来投建多肽项目有必要吗?
2020-2022年,湃肽的多肽化妆品原料粉末及原料药/高级医药中间体粉末,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2.67%、61.95%、72.59%。多肽化妆品原料原液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87%、18.06%、18.36%。产能利用率不足,却要募资扩张,又能否消化?
总而言之,疑云太多。
当然最大的bug还是,真想闯关成功,不如先解决下突击入股的事。业绩被一大堆关联交易蒙蔽,根本看不清真实水平。一旦成功上市,那些当初扶持的大股东迟早要套现,等到套现离场后,会不会订单萎缩,业绩坍塌?
所以,湃肽生物IPO中止是好事,否则前车之鉴,有样学样,岂不是又多了一群被伤害的股民。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