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2月8日,嘉元科技(688388.SH)公告,公司拟与宁德时代(300750.SZ)共同在梅州市梅县区投资设立广东嘉元时代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公司拟出资4亿元,占嘉元时代注册资本的80%;宁德时代拟出资1亿元,占嘉元时代注册资本的20%。本次共同设立合资公司为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项目建设的投资金额较大,其余所需资金将通过合资双方自有或自筹资金予以补足。
嘉元科技称,铜箔极薄化将成为未来主流发展方向,公司紧抓下游市场发展发展方向,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以6μm及以下高性能极薄铜箔为产品定位,是公司参与未来高端产品市场竞争的重要举措。
【科普】
铜箔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辅料之一。
【解读】
该项目会大大提高嘉元科技的电解铜箔产能。铜箔是锂电负极集流体首选材料,正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爆发。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扩产建厂的时间周期大概是1年半,目前业内企业纷纷扩产,机构预测2023年或出现产能过剩。
2020年嘉元科技拥有铜箔产能2.1万吨,目前嘉元在广东、山东、江西、福建等多个基地在建、规划产能超10万吨。本次与宁德时代合资建设10万吨产线,使得公司产能扩张再次提速,规划总产能超过20万吨,全部建成后公司权益产能超过20万吨,规划产能总量与未来产能释放速度均为业内最快的公司之一。
此前,2021年12月9日,嘉元科技即发布公告称与宁德时代签订了《合资经营投资意向备忘录》,对应年产10万吨高性能电解铜箔项目建设。今日的公告是去年12月披露的意向备忘录的落地。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大幅拉动了对锂电池的增量需求。铜箔是锂电负极集流体首选材料,因为下游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爆发,锂电铜箔的供需关系呈现偏紧的格局。
华创证券认为,2021年-2023年全球锂电铜箔总产量为36.8/49.7/65.9万吨,总需求量为34.6/49.2/67.3万吨,供需缺口为2.16/0.5/-1.43万吨。华创证券预计2021年开始全球锂电铜箔供需进入紧平衡状态,短期内具备相对刚性的供给端将无法满足动力电池需求快速上涨带来的缺口,其中6μm及以下产能或为供需最为紧缺环节。
除了科创板上市的嘉元科技外,目前国内锂电铜箔行业主要参与企业还有诺德股份、超华科技、铜冠铜箔、灵宝华鑫、中一股份等。其中,诺德股份和超华科技在主板上市,铜冠铜箔刚登陆创业板,中一股份在新三板上市。
由于需求景气,近年来,多家企业纷纷扩充产能:
2021年6月,诺德股份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2.88亿元,用于青海高性能极薄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工程项目、惠州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工程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按照计划,上述两建设项目将新增铜箔产能约2.7万吨。
1月27日上市的铜冠铜箔拟使用IPO募集资金8.2亿元,进行年产2万吨高精度储能用超薄电子铜箔项目(二期)的建设。此前铜冠铜箔的总产能为2万吨,此番上市后,公司产能即将翻番。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对锂电铜箔未来供应过剩的担忧是当前铜箔板块的主要矛盾。我们预计锂电铜箔的产能跃升将在2023年出现。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扩产建厂的时间周期大概是1年半,若按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率,大概2022年年尾或是供需关系的拐点时刻。2023年产能过剩将会是整个行业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关企业业绩近况】
2021年第三季度,嘉元科技单季度主营收入7.82亿元,同比上升103.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5亿元。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APP,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