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泡财经获悉,1月13日晚间,海目星(688559.SH)公布,因个人资金需求,公司董监高聂水斌、张松岭、高菁、周宇超、李营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聂水斌拟减持数量不超过799,14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0.3962%;张松岭拟减持数量不超过222,56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0.1103%;高菁拟减持数量不超过49,12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0.0244%;周宇超拟减持数量不超过202,53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0.1004%;李营拟减持数量不超过42,46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0.0210%。合计减持不超过131.5831万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自减持计划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进行,且在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科普】
海目星为激光及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度挖掘各行业的应用需求,目前形成3C、动力电池、钣金加工、光伏四大业务板块。
【解读】
董监高此次并非高位减持。
2022年8月17日以来,海目星累计下跌38.11%,区间最大回撤51.47%。
海目星去年前三季度业绩爆发。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130.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50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1671.67%。
据东北证券:
海目星动力电池业务势头不减,光伏及显示行业业务开拓已见成效。当前,动力电池激光设备已占公司营收70%以上,近两年均实现翻倍以上业务增长,而消费电子及通用激光设备这两大公司传统业务板块营收占比已萎缩至近20%。公司早在2015年即开始在动力电池激光加工设备领域进行布局,充分受益于此轮动力电池行业高景气,进而受消费电子行业及通用设备行业景气度下行影响较小。此外,公司2022年中标10.67亿元光伏激光微损设备订单并于10月完成批量出货,用于MicroLED的激光巨量转移设备也于9月顺利出货,持续在下游赛道打开局面。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