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4月21日,A股普跌,人工智能(AI)概念跌幅居前,新致软件(688590.SH)收跌9.68%。
消息面上:
据彭博社当地时间20日报道,美国拜登政府计划下个月发布一项行政命令,限制美企对中国的投资,涉及晶片、人工智慧(AI)和量子投资等经济关键领域。
此前美国政治新闻网18日报道宣称,拜登政府似乎即将就此达成一项“史无前例”的协议,该命令预计将要求美国企业向美政府通报对中国科技公司的新投资情况,并禁止美企业在微芯片等关键领域与中方进行交易。
不过,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赵晓光认为,美国的科技机构在中国的人工智能芯片等方面投资比较少,涉及的A股上市公司更少,A股不必反应过激。中国的人工智能、芯片科技产业未来也会在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中不断的向前发展。
然而,今年人工智能概念成为市场热点,此前亦有专家指出A股人工智能概念泡沫已高。
和合首创香港董事总经理陈达认为,一些业务内核并不涉及到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所谓ChatGPT概念股,跟风者如果天真的认为这是在长线布局投资,后果很大可能是一地鸡毛。技术在真正产生价值之前一定会有过于乐观的爆炒阶段,曾经有.com泡沫,现在的.ai泡沫或许异曲同工。
新致软件主营业务为向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其他行业终端客户提供科技服务,主要从事咨询规划、设计开发、运维等软件开发服务,并且向一级软件承包商提供软件项目分包服务。
人工智能方面:
据新致软件4月14日在互动平台回复,新致软件已建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区块链实验室,不断将新技术与行业应用相结合,帮助客户上云升级、做出智能化商业分析。公司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开发推广的保险代理人双录视频语音认证软件、保险5G实时交互视频平台、新致大数据保险助手平台系统等针对保险行业渠道类产品解决了行业的深度需求,具有高安全性、高稳定、高扩展性的特点,灵活的业务适配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在保险领域的竞争优势。
不过,2022年,公司业绩承压。其实现营业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0.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83.82万元,同比下降134.58%。
新致软件称,受新冠疫情反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公司传统的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业务营收规模较去年同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软件开发业务受疫情影响面临项目进度延期,导致收入及毛利率同期出现下降;技术服务业务由于四季度疫情管控放开,公司主要经营所在地上海、北京、深圳软件工程师相继感染,难以完成对应的技术服务,导致收入下降,而较大人工成本损耗也显著降低了业务毛利率。
事实上,经过暴跌以后,新致软件今年以来涨幅仍然不低。至4月21日收盘,其年内涨幅仍达38%。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