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财经获悉,4月17日晚间,惠泰医疗(688617.SH)公告,股东启明创智及其一致行动人启华三期、启明融科、启明融盈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213.4081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201%;股东启明维创及其一致行动人QM33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86.5919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7987%。
截至目前,启明创智及启华三期、启明融科、启明融盈合计持有公司股份566.63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8.4991%;启明维创及QM33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74.411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5.6159%。
上述股东均是以“自身资金需求”为由进行减持,所持股份均来源“IPO前取得”。以公司今日收盘价349.05元/股来计,启明创智及启华三期、启明融科、启明融盈此次顶格减持股份对应市值为7.45亿元,启明维创及QM33顶格减持股份对应市值为6.51亿元。
上述IPO前股东此次算是高位减持。公司股价自2022年8月25日163.34元/股的阶段低点以来累计上涨113.7%。
这并非上述IPO前股东首次减持公司股份。此前2022年11月-12月,启明创智及启华三期、启明融科、启明融盈就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减持168.17万股,减持比例2.5224%,减持总金额4.72亿元;启明维创及QM33亦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减持181.83万股,减持比例2.7273%,减持总金额5.11亿元。
此外,公司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徐轶青也于2022年11月-12月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减持50.0071万股,减持比例0.7501%,减持总金额1.45亿元。
惠泰医疗是一家专注于电生理和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了以完整冠脉通路和电生理医疗器械为主导,外周血管和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业务布局。公司已上市的产品包括电生理、冠脉通路和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
据其2022年财报,公司在深圳、湖南及上海三地设立研发中心,分别进行电生理、冠脉通路和外周血管介入耗材以及电生理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51个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证书,其中III类医疗器械47个;取得14个产品的欧盟CE认证,并在其他9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注册和市场准入。
业绩方面,2022年,惠泰医疗实现营收12.16亿元,同比增长46.74%;归母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长72.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92.02%。
据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9582亿元,近7年复合增速约17.5%,已跃升成为除美国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规模以上生产企业营业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已经超过60%。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会逐步升高,将整体推动心血管行业市场需求的增加。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报告,预计2026年全球心血管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822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6.9%。
本文首发于泡财经风口解读专题,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