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700%!惠泰医疗,彻底杀疯了!

泡财经

惠泰医疗

发布时间:

2025-05-21 20:50:56

泡财经APP

撰稿/枫

上市不到4年半时间,惠泰医疗(688617.SH)市值就已增长了722.92%:

由IPO时49.64亿元一路涨至407.61亿元!

更为关键的是,伴随着市值增长,公司估值还并不算高。

你看啊,截至目前,它的PE(TTM)为56.92倍,处于历史分位的40.94%。

惠泰医疗,凭什么能做到?

持续增长

惠泰医疗最为稀缺的特质是,自有财务记录以来,它的营收及扣非净利润(一般来说该指标更能反映公司主营情况)就在持续较快增长着。

其中,营收由2017年1.53亿元一路增至2024年20.66亿元,扣非净利润由1070.65万元增至6.43亿元,CAGR各为45.02%和79.51%。

这样的业绩增速足以称得上“优秀”。

凭借主营较强造血能力,这也在源源不断为公司贡献经营性现金流。

事实也是如此,惠泰医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亦由2017年1291.33万元持续增至2024年7.4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8.42%。

另一指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比”,惠泰鲜少有年份低于1,表明公司盈利质量极高。

过去3年,惠泰医疗的净资产收益率更是大于20%且在持续走高,分别为20.22%、29.09%和30.44%。

ROE大于20%也是“股神”巴菲特选股的重要指标之一。

巴菲特认为,高ROE意味着公司具有强大的盈利能力,能够高效地利用股东投入的资本创造更多的价值。

冠脉通路一路放量

惠泰医疗主营电生理和介入类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形成以完整冠脉通路和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为主导,外周血管和非血管介入医疗器械为重点发展方向的业务布局。

公司已上市的产品包括电生理、冠脉通路、外周血管介入、非血管介入医疗器械。

这里边冠脉通路占据了公司营收的半壁江山,2024年收入增长33.3%至10.54亿元,营收贡献率51.05%。在这之前,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由2017年1042.32万元增至2023年7.91亿元,CAGR高达105.76%。

更为值得拿出来说道的是,历经连续3年增长,惠泰冠脉通路毛利率已升至73.21%,创下历史新高。要知道,此前2017年该业务毛利率不过为43.75%。

惠泰医疗已经构建了完整的冠脉通路产品线。其中,冠脉薄壁鞘(血管鞘组)为国产独家产品,微导管(冠脉应用)和延伸导管为国内首个获得注册证的国产同类产品。

冠脉通路器械国内市场格局正从外资品牌主导逐步转向国产品牌崛起。整体市场与外资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在细分产品领域,部分国产器械已取得领先地位,如惠泰的微导管、造影套件等市场优势显著。其他产品如导引导管、导引导丝、球囊导管等也迅速崛起,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国产替代在路上

另一业务电生理2024年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9.73%。不过,营收贡献率已降至21.3%,创下有财务记录以来最低。

国内电生理市场由于国产品牌上市晚于外资品牌,且国产厂家在技术上与进口厂家有一定差距,导致国内市场高端产品仍以外资品牌为主。但近些年国产厂商技术实力发展较快,正逐渐缩小与外资厂商的差距。

2024年12月,公司电生理产品AForcePlusTM导管、PulstamperTM导管、心脏脉冲电场消融仪获批上市,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房颤治疗领域。

此外,惠泰医疗在2025年初获得的磁定位压力感应导管的注册证,将打破进口厂家在房颤治疗中的垄断地位。

通过冠脉通路产品的成功产业化,公司已经建立了成熟完备的血管介入器械产业化平台,并于2019年正式推出外周血管介入产品。

2019年以来,该业务持续放量,收入由3290.4万元增至2024年3.51亿元,CAGR为60.58%。

且该业务也是公司各大主营毛利率最高的业务,数值为75.86%。

在肿瘤介入领域,国产替代有序推进。惠泰微导管、造影套件等已确立显著竞争优势。未来3-5年,随着公司在研产品陆续上市,公司与外资品牌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西南证券研报分析指出,随着未来市场需求及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预计头部效应将愈发明显,国产替代未来可期。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