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科技股“刹车”,回调后如何布局?

发布时间:

2025-03-27 09:38:42

泡财经APP

春节后,在AI的驱动下科技板块走出了一波亮眼的行情,人工智能、半导体、云计算、机器人等细分板块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但2月底以来科技板块持续震荡回调,据wind数据统计,2月底以来科创综指下跌7.52%,整体跌幅不小。(数据来源:Wind,20250227-20250325,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

不少投资者心生疑虑:为什么科技板块在政策利好和产业趋势明确的背景下仍出现剧烈波动?科技板块还能布局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01

科技板块回调原因

首先我们回顾下科技股回调的背后原因,一是部分资金的获利了结。节后AI、半导体等细分板块迎来大幅上涨行情,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加剧短期波动。

二是“4月决断”窗口临近,经济和A股一季报迎来验证期,基本面影响市场的权重提升。其中国内AI出现阶段性催化空窗期,随着股价调整,趋势行情出现了波动。

02

科技板块布局机会如何?

那科技板块还能布局吗?

从估值方面分析,很多人会认为科创板目前的估值水平较高,如果只看市盈率PE的话,截至2025.3.25,科创综指的市盈率为97.78,属于较高水平(数据来源:同花顺,历史数据不预示未来)。

但是科创板大多为成长型的硬科技企业,很多都在起步阶段,这些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科技新兴企业,利润可能因为研发投入、市场推广、行业周期而呈现较大波动,因此单纯用PE来作为估值指标并不合理,相比之下会通过市销率PS指标(PS=股价/每股销售额=市值/营业收入)来进行更多参考。截至2025.3.25,科创板PS是5.44倍,即使是经过了去年924行情以来非常壮观、大幅度的反弹后,估值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数据来源:同花顺,历史数据不预示未来)

其次,从发展前景分析,从发展前景来说,截至目前A股共经历了三轮科技牛市,每一轮科技牛市的共同特征是估值、情绪都非常低,这是牛市起步阶段的必要条件。

还有是都有新的技术进步带来产业的变革,比如过往的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以及新能源、半导体芯片,本轮很有可能是由AI大模型进一步带来从软件、硬件基础设施到整个产业链景气度的快速上行和景气度的拐点。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政策对科技板块的驱动。在刚结束不久的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首要工作任务,这是“新质生产力”一词首次出现在报告中。也许部分南粉还对这个词有些陌生,它代表的是智能化、绿色化,它是相对传统生产力形成的一个概念,那么它到底新在哪里呢?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新”。

一是新场景。传统行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带动下,会出现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三个方向的升级,出现一些新的应用场景。

二是新产品。每一轮科技进步可能都会有一些杀手级产品的落地,这样才会带来更多的应用、更多的需求。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都属于国家定义的八大战略新兴产业所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

三是新模式。很多细分行业,最后将是未来产业相结合的新模式,举个例子,元宇宙就是新的模式,它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很多技术进步叠加起来形成的一种生态。

总结来说,科创板的定位在于服务那些符合国家战略、有关键性技术突破、受市场认可的科创企业,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等新兴行业,没有金融、地产等传统行业,并且科创板的企业研发投入也是相当高的,研发支出占营收的比例以及研发人员的数量占比远超A股整体水平,且投入还在逐年增加中。因此可以说科创板就是“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扎堆的地方~

03

如何投资科技板块?

说了这么多,那如何投资科技板块呢?不少投资者会倾向于AI、算力、机器人、半导体等一些细分板块,在科技行情行情驱动下,这些板块往往受益,但是其波动率也较高,更加适合投资经验丰富的专业性投资者。

南方基金更加建议大家通过一些综合类指数来参与,例如科创综指,这只指数综合反映科创板表现,兼具AI创新与高端制造属性,在流动性改善和产业升级共振下,具备较高的配置性价比。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