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两市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指数收涨0.15%,深证成指收跌0.27%,创业板指收跌0.13%。沪、深、北交所合计成交量11104亿元。概念上,日用化工、银行等行业概念涨幅靠前。(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15,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
昨日大盘窄幅震荡,尾盘强势拉红,沪指实现“六连涨”。整体来看,大盘延续结构性行情,个股的交投活跃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政策“组合拳”呵护以及增量资金持续涌入下,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带来的影响逐渐消退,大盘波动回归理性,市场情绪也逐渐修复。
南南认为,经过特朗普关税1.0时期,我国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心理上和政策工具上有了更充分的准备,资本市场在多方力量的合力维护下也迅速恢复稳定。
但市场终归是市场,我们依然还是需要秉持理性的态度。那么关税风波过后,A股市场还有哪些“变量”,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变量一:储备政策何时出台?
随着本轮中美贸易摩擦进入新阶段,市场对国内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预期也逐渐升温。
其中两大焦点问题备受关注:一是央行此前多次提及的“择机降准降息”何时落地实施;二是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何时推出。
南南认为,政策出台节奏不完全由关税摩擦影响决定,或主要取决于我国经济的运行情况。
所以接下来,有两个时间点值得重点关注!
一是4月16日,届时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之后,可能才会有实质性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
二是4月底(通常为4月30日),届时将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对出口以及内需等方向的支持政策有望在这个重磅会议中指明。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中国具有巨大的储备政策空间。其一,与美国过去几年无节制的财政扩张相比,中国过去的政策保持了相当的定力,这给我们这一轮政策应对留足了空间。其二,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前瞻部署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大力推进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大规模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使得经济发展更加平稳健康。其三,与美国相比,中国目前物价水平相对较低,这也使得我们财政政策进一步扩张更少受到通胀压力的掣肘。其四,中国居民消费潜力巨大,“投资于人”战略方向准确、工具丰富,努力把消费打造成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压舱石,对于短期经济企稳和中长期结构调整都具有战略意义。(资料来源:中国银河证券,2025.4.9)
变量二:一季报业绩动向
从时间点来看,进入4月中下旬,市场也迎来上市公司一季报的密集披露期,而4月底是一季报最后公布时间,据南南观察,业绩不理想的公司,通常越靠后发布。
这时候,个股比较容易受到业绩的影响而产生大幅波动,对小盘股而言,这一阶段的波动风险或尤为显著。相较于大盘股,小盘股普遍存在信息披露透明度较低的特点,抗风险能力较弱,股价更容易受业绩预期变化冲击。
因此,在密集披露期,南南认为,更为理性的策略是先规避,等待业绩确认之后再进场,或者筛选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标的进行布局。而对于长线选手来说,聚焦绩优股在大多数时候都是理性的投资选择。
轮动加速,如何接招?
从短期盘面上看,市场出现板块加速轮动特征,具体而言,科技板块、消费板块跟红利板块是三个主要的轮动方向。
叠加上述提到的两个“变量”,当下市场想要走出明确的主线可能性或比较小。当市场处于轮动状态中,投资者应该如何接招呢?
南方基金觉得,可以通过分散布局科技、消费、红利等板块,同时聚焦绩优的行业龙头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