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有句老话:“五穷六绝七翻身”,意指股市在五、六月往往表现低迷,而七月则有望迎来转机。
虽然是一句俗语,不预示市场表现,但七月作为下半年的起点,其市场表现也备受关注。那么,如何布局下半年的投资机会呢?
从攻守兼备的角度来看:红利资产或许能提供解决方案。让我们用三组数据揭开其配置密码。
01
利率下行,红利资产替代效应增强
我们统计了近三年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股息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对比概况。2022年7月1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82%,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股息率为4.33%。
2023年7月1日,两者分别为2.69%和4.97%;再到2024年7月1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至2.18%,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股息率升至5.10%。
从数据不难看出,两者剪刀差不断扩大。在利率持续下行大背景下,红利资产替代效应愈发增强。

数据来源:wind,20220701-20250627,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
02
下半年或是布局红利资产的好时机
以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为例,以史为鉴我们发现:近10年以来,红利指数上半年的平均涨幅为4.35%,下半年的平均涨幅则达到了8.15%。

数据来源:wind,20140101-20241231,平均涨幅计算方式为历年涨幅的算术平均值,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
为何存在这种“日历效应”?
从基本面看,下半年往往是政策密集落地期,比如7月的政治局会议,往往会分析上半年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政策重点,明确经济工作的总体基调,叠加银行等高股息板块的年末估值切换行情。
从资金面观察,机构资金年末调仓常向稳健型资产倾斜。这种“政策+资金”的双轮驱动,使得下半年的红利赛道备受关注。
03
指数波动率低,持有更从容
收益潜力之外,持有体验同样关键,每减少一点的波动,都是持有心态的“减震利器”。我们对比了万得全A和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的波动率情况,发现近10年来,红利指数每年的年化波动率水平均低于万得全A指数。
也就是说,红利指数的波动幅度更小。在投资的长跑中,控制情绪、降低波动,往往比追逐短期涨跌更为重要。

数据来源:wind,20215101-20241231,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
要知道,在投资中,情绪也是一大影响因素。面临高波动资产时,投资者可能会有这种心理:涨了想加仓,跌了想割肉,最终在追涨杀跌中消耗了本金。
而红利资产的低波动,就体现在其他资产随消息面大起大落时,红利投资者反而能保持从容心态。
通过以上三组数据可见,红利资产的魅力,不仅在于有望受益于在政策与资金双轮驱动利好,也力求为投资者提供更优的持有体验与心理“减震器”。
市场起落是常态,与其追逐每一次浪花,不如选择能稳住船身的锚。
免责声明:所有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资讯信息、数据资料来源于第三方,其中发布的文章、视频、数据仅代表内容发布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代表泡财经平台的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