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AI叙事接力,降息机遇下港股的春天还远吗?

发布时间:

2025-09-11 10:59:55

泡财经APP

7月以来A股一路狂飙,港股则略显落寞。A股这边CPO这些国产算力概念接力狂欢,而跨过香江的港股那边确稍显沉寂,不少投资者们都很困惑:港股中不乏AI场景运用的互联网巨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同题不同分”的现象?

经历短暂低迷后,港股是否会迎来补涨机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01

近期制约港股的因素是什么?

回顾今年以来的港股行情,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上涨29.51%,恒指涨幅亦达29.42%,整体表现可圈可点。(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909,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不代表基金业绩,投资需谨慎)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涨幅主要集中于今年的一季度。彼时,在全球AI浪潮的强劲驱动下,港股科技板块率先启动,市场情绪高涨,港股一度大幅跑赢A股,成为亚太地区表现最亮眼的市场之一。


进入二季度后,随着美联储维持高利率政策、地缘政治扰动及海外资金流入放缓,港股自4月起进入震荡盘整阶段,整体走势趋于平淡。相比之下,A股在8月以来迎来强势反弹,尤其在政策预期升温、增量资金入市及科技板块再度活跃的带动下,走出一波“科技牛”行情。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A股当前的涨幅表现是对港股此前大幅上涨的“追赶”与再平衡。

除以上因素外,二季度以来几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和整车企业愈演愈烈的“外卖大战”、“补贴大战”也引发了市场对这些公司盈利能力的担忧,部分人认为当增长放缓重回常态,一旦这些互联网巨头们重回“内卷”的老路,就与投资者们期待的“AI提效增利”叙事背道而驰了。

02

港股的潜力怎么样?

那港股潜力到底如何呢?
首先,近期流动性或将迎来拐点。上周五美国劳工部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显著低于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9月利率决议前的最后一份完整就业数据,因此备受市场关注,被认为是美联储政策走向的“前哨信号”。

这次报告一出,非农数据“遇冷”,美联储降息被视为大概率事件,降息预期大幅提升,港股作为离岸市场,对于国际资金的流动极其敏感,有望充分受益于全球流动性的宽松。回顾历史数据发现,在上一轮的美联储降息周期(2019/8/1-2020/3/16)期间,恒生科技指数大幅跑赢了黄金、A股和美股的表现。

南方基金:AI叙事接力,降息机遇下港股的春天还远吗?

数据来源:WIND,(2019/8/1-2020/3/16),黄金(AU.SHF),恒生科技指数(HSTECH.HI)2020年至2024年涨跌幅为:78.71%、-32.70%、-27.19%、-8.83%、18.70%。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不代表基金业绩,投资需谨慎。

第二,科技行情有从硬件到应用转移的趋势。A股的AI板块和港股的AI板块的核心区别在于:A股主要集中在硬件算力端,港股主要是在软件端。从过去美股市场的规律来看,在23、24年AI爆发的前期,美股首先经历了硬件板块的爆发,直到25年AI应用开始逐步爆发,最终AI应用端公司的超额显著高于硬件端。

在A股移动互联网浪潮中,也同样出现技术基建、硬件设施涨幅先行的情景。如果按照这种节奏推演,下一阶段AI行情有可能会从算力逐渐扩散至下游AI应用端。

第三,港股上聚集着一批兼具独特性和硬实力的互联网巨头。8月互联网巨头们披露的中报大超市场预期,验证了AI对于业绩带来的大幅提升,港股的AI叙事回归,市场热情已经开始被点燃,也逐渐开始吸引了外资的关注。

03

如何参与港股行情?

说了这么多,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参与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呢?
恒生科技指数布局中国核心AI资产,汇聚了腾讯、阿里、小米、中芯国际等科技巨头,(成分股仅作列示,不作推荐,根据指数公司的编制方案,成分股可能有调整)有望持续受益于AI行情。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到9月9日,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只有22.53倍,处于近10年27.38%百分位。放眼全球科技资产(纳指100),恒生科技的估值水平更低,性价比较高。

0条评论

没有更多了